□严萩平
今年上半年,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数字人的制作成本居高不下。产业链的成熟催生了低成本的数字人应用软件应运而生,有的甚至几万元就可定制一个“数字人”,很多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中小企业,甚至是个人,已经开始跃跃欲试,尝试给自己定制个“数字分身”。(10月14日《华商报》)
根据《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虚拟人行业深度研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不可否认,在元宇宙融入现实生活的未来,数字人的市场价值明显。数字人技术趋于“白菜价”,既是技术下沉的大趋势,也是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然而,必须看到,数字人终究是一类需要“替代真人”并投入实际应用场景的技术。缺乏交互能力与讨喜形象,“智商”与“情商”双低,即便能跳能唱能动,与早期的QQ人物装扮也没太大异同。未来市场需要的数字人不是能手动操控的虚拟玩偶,而是能自动服务的优质客服。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互动水平,低成本的数字人也不过是各类网店在真人主播下播后,自动播放的小视频罢了。
培养一名合格的数字人,需要运用成熟的AI技术及投入大量的训练时间,至少对算力的需求十分庞大。缺乏必要的成本支出,“小作坊”孕育出的“早产数字人”恐怕不会带来多少实用价值,充其量不过自欺欺人的买噱头罢了。社会上已有不少语音服务项目,正从智能语音客服优先,转向人工客服优先,广大消费者还是需要有“温度”的互动对象。对于现今市面上的低成本低门槛数字人,我们不必期望太高。
眼下的数字人产品距离“恐怖谷”尚有一段距离。而元宇宙环境下的数字人产品应当是能跨越“恐怖谷”的高智能高仿真产品。着眼于未来,无论是研发数字人,还是招募数字人,都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的观察视角。抢先一步投入应用,并不一定能率先占领市场。技术运用还是得以用户需求导向为主,不必用不成熟的技术产品消磨市场的耐心,不能被一时的喧嚣氛围迷惑双眼。迷恋炫技,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赔本买卖。
来源:红网
作者:严萩平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