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婷婷(重庆大学)
孩子班里喊开家长会,你家一般是爸爸去,还是妈妈去?最近,家长张女士和记者聊天时,聊到此前的一段经历:去给孩子开家长会,推门一看,“来的全是妈,大概只有几位男士”。张女士的话得到了不少妈妈们的认同。“我孩子班上也是,至少90%都是妈妈”“我们家的更绝,爸爸知道孩子上三年级,不知道孩子在几班”。(10月31日 《成都商报》)
父亲经常以“如山”般的形象出现在我们普遍的印象中。在大部分人的记忆里,父亲常常担负起家庭中的经济责任,男主外女主内,父亲打好家庭的硬基础,母亲更倾向于发展家庭的“软实力”。似乎夫妻分工明确,家庭才能够更加和睦有序地发展下去。但是,关于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我们真的需要如“楚河汉界”一般的责任划分吗?
当然不是,当家庭教育被纳入到家庭责任的划分中,并且长时间地出现天平倾斜的情况,其本质上都是家庭中某一方教育的缺位。父母双方所给予的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双方合作,也必须双方合作。而由于父亲与母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无论只有一方具有工作,还是两方都具有工作,家庭教育也是万万不能以“工作与休息”“忙碌与空闲”来划分责任。倘若仅将家庭教育的责任置于一方头上,那不仅加大了该方的压力,也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由于传统观念与现实因素等多方影响,近些年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现象引发了诸多的关注和讨论。此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做过一项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逾五成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母亲在唱独角戏,三成家庭能做到父母共同负责子女教育,而父亲担起主要教育职责的家庭仅占一成。当家庭教育被默认划分到了母亲的头上,又谈何共同教育呢?目前,随着女性自身的努力与国家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母亲进入就业市场。如果还将家庭教育一股脑地放于母亲身上,不改变原有的观念,显然会增加母亲的压力,不利于家庭的良好运转。
2021年10月3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体现了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支持。父母均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角色,双方缺一不可,责任不可分割。如何让家庭教育完好无缺,不仅需要母亲,也需要父亲。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是家庭的支柱,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缺少的老师。
来源:红网
作者:臧婷婷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