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该省省该花花”,年轻人的消费观没毛病
2022-11-06 18:17:48 字号:

“该省省该花花”,年轻人的消费观没毛病

a071dd9aa2fa481f81814cac00bf3069.jpg

□董嘉怡(西安交通大学)

近日,小红书用户“小婵姨”对自己00后女儿消费观的吐槽登上热搜。“刚买完的东西降价心疼得嗷嗷叫,买了很久的鞋涨价就洋洋得意”“买漂亮小公仔不心疼,出去吃饭买单各种搜券”“外穿靓衫买很多,在家整天穿校服”……这篇题为“我不理解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文章引发了大量共鸣,不少年轻网友表示这吐槽“真是又精准又搞笑”,真实还原了自己的购物习惯。

这种被不少年轻人认可和遵从的消费观,可以用“该省省该花花”六个字概括。在如此观念的指导下,他们挑选商品货比三家,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可以花钱但绝不在可以节省的地方花钱。事实上,这些看似荒谬的行为,正是年轻一代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中充分平衡享受欲和控制力,从而在消费主义和实用主义间达成的最优解。

先来说花钱,不可否认,当代年轻人在“享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集盲盒、格裙之类的小爱好,尽管意味着一笔笔支出,却不需要“喜欢”之外的理由;学习工作之余,桌游、剧本杀、打卡探店,只要有年轻人的地方,就能成为各种餐饮娱乐发展的土壤。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步入职场、实现财务自由,在竞争逐渐加大的社会环境下,用自己赚的钱买开心,逐渐成为他们暂时摆脱压力、奔赴理想自我的不二之选。学会享受并没有错,相反,适当的消费能够帮助他们短时间内实现自我激励,整装再出发。

在省钱方面,年轻人更是从复杂的购物规则中摸索出了一套“生意经”。拥有智能媒体的近用权,他们轻松看透各大电商平台的让利方式,能用券打折的绝不让自己吃亏;站在同龄人市场中心,他们更能把握潮流商品价值的变动规律,深知一双保值增值的鞋未尝不是投资。在体验消费快感的同时,他们发现奶茶只能一人独享,但视频网站几人拼会员明显更划算;商家卖着几百元的衣服,不包邮确实没道理。种种看似不合理的“抠门”背后,年轻一代早已在自嘲中学会了理性和务实,奋力躲避着沿途的陷阱。

“该省省该花花”的消费观,一端是物质带来的享受,一端是精打细算的节制。年轻人在诗和远方与眼前生活的均衡中前进,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归根到底,年轻人的消费观之所以难理解,是因为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购买力今非昔比,消费行为和其发生的场域、遵守的规则也在更新。

客观环境的转变,必然会引起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消费方式和态度的更迭,差异就此诞生,“不理解”也实属正常。毕竟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我们有太多观念交流和碰撞的机会,承认不理解,往往能够成为彼此理解、互相拥抱的第一步。正如“小婵姨”吐槽女儿之余也不忘附加一句“但我觉得花钱买开心是值得的”。

在笔者看来,不妨把“该省省该花花”视作年轻人精神面貌在消费领域的投射。在大千世界中有所热爱、敢于投入,能守住一份选择心之所向的坚定,也能发动理性为锁定目标排除一切干扰。这样的选择,当然没毛病。

来源:红网

作者:董嘉怡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