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以及和我一样爱好时评写作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要感谢红网搭造了一个这么有意义的平台,让像我一样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可以在这里思考、表达、锻炼,用文字和世界连接。今天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大三以来新闻评论写作的经历和感想。
真正开始学习评论写作是在大三,这一年的实践告诉我,写新闻评论,只靠灵气或者只靠勤奋都是不可以的。只寄希望于自己的灵气难免带些傲气,少了情怀;只靠勤奋,难免变成“新闻呆子”。理性和情怀在我看来是更重要的东西。情怀让文字有温度,它能帮助提升评论的价值和深度;理性让我们克制不冲动,然后才写出真正客观公正的评论。
很多人觉得写评论很简单。比如有同学就觉得我写一篇文章,拿一个奖,太轻松了。其实写评论一点都不轻松,它源于积累和深刻的思考,付诸文字,是希望给我们所在的世界带来改变。它要求讲事实、有价值。
为什么要写评论?其实每个人都会评论。我们每天在朋友圈里发的很多东西,吐槽或者评价,就算只有两三句话,那也是在评论。但是我们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评论,和朋友圈里面的评论并不一样。后者是熟人圈子,又有屏蔽的功能,我们发表的东西常常更加随意,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嬉笑怒骂,娱乐一切。但发表在媒体上的评论是完全公开的,而且评论占据媒体的重要版面,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价值,这种公开性和价值的存在,注定写新闻评论需要更加谨慎的思考。
徐贲在《明亮的对话》中说,“只有结论而没有理由的主张是‘非说理’,既有结论又有理由的主张才是说理。”新闻评论和朋友圈的评论的区别或许就在此,前者无论批评或赞美都有理有据,目的都是促进问题的解决甚至社会的前进;后者往往只有浅显的情绪、意见,因此缺少深度和价值。但是在当下,表达情绪的言论已经太多了,我们需要的是有深度的建设性意见,这是新闻评论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村上春树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一句颇有情怀的话:我来到这里,我选择亲身面对而非置身事外;我选择开口说话,而非沉默不语……以卵击石,在高大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边。新闻从业者可以得到普通人可能很难拥有的话语权,而新闻评论,很多时候正是为弱者发声而存在的。在其位谋其政,一个合格的评论者必须有基本的人文关怀。
龙应台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里面有一段话,大意是说,我们的历史好像一座迷宫,掌权的人和我们一样在这个迷宫里行走。这些掌权者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路,而且还要带领群众。如果让一个自己什么都不清楚的人来领导我们的社会,实在让人害怕。读书使人明智,如果我们这些未来可能要为社会发声的人,其实什么也不懂,岂不是也很可怕吗?
因此我希望能有更多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到评论写作中来,也希望想要参加比赛的同学,报以除了拿奖之外更好的心态,即发表有价值的声音,享受到发表声音本身的价值和乐趣。为意见纷呈的世界贡献自己的智慧,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同时再次感谢红网给我这个荣誉,还有对我写评论给了莫大鼓励和指导的魏剑美老师。
谢谢大家!
(此文为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获奖作者王艳华,12月15日在第十三届红辣椒时评研讨会上的发言。)
来源:红网
作者:王艳华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