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草
“种菜是中国人刻在DNA里的热爱”,这句话在我婆婆身上体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种菜绝对是最能让她开心的事情,没有之一。除了去菜地,什么跳广场舞打麻将,什么逛公园逛商场,什么红纱巾短视频,都无法让她提起半点兴趣。翻土、施肥、除草、浇水、打药……看着不大的几畦菜地,总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她也乐此不疲,就算人不在菜地的时候,也要盘算着念叨着,什么时候该去买种了,什么时候该把红薯挖了种白菜了。
还记得搬到这个小区不久,干事麻利、善于观察的她很快就发现了一块能开荒种菜的“宝地”,兴奋地回家跟我们分享这个好消息。那时孩子才四个多月,我和老公白天都得上班,有时候周末还要加班,婆婆是我们家的“带娃主力”。我们担心她白天带娃太累,如果还抽时间去菜地折腾,肯定影响带娃质量,所以一致反对。
尽管如此,婆婆还是偷偷买了铁锹锄头放在楼梯间的门后,挤出时间去那片满是杂草树木的地里“开荒”。为了怕被我们发现,她每天早上四五点就悄悄爬起来出门忙活,等七点左右估摸我和孩子快起床了再悄悄回家换好衣服躺下,以确保我看到她时她好像还没起床。有一天老公出差不在家,我睡得迷迷糊糊听到有关门声,怕有什么意外,就赶紧起来去看看情况。发现婆婆房门开着,走近一看床上没人,从她房间阳台往下,正好看到她硬扛着铁锹走在路灯下。我瞬间就明白了,打开手机一看,才早上四点多。
那时我刚休完产假不久,我不明白,当下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好好带孩子吗?这么早起来劳动一番,白天带孩子会不会打瞌睡?到时候孩子哭了她没听到怎么办?等她回家,向来藏不住事的我就直接跟她表示已经看到她去菜地了。婆婆很窘迫,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不好意思看我,垂下头解释她已经种了一段时间,丝毫没有影响白天带孩子,只是单纯想种点新鲜蔬菜一家人吃得放心,想替我们省点买菜钱。
是啊,她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她向来对孩子也都是含在嘴里怕坏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甚至孩子稍微咳嗽两声、吃奶少吃一些,就会紧张地给我打电话商量。她只是想种菜而已,这点自由都没有了吗?我没有再说什么,只嘱咐她注意休息,毕竟白天带娃一天真的比我们上班还累。她瞬间脸上就有了神采,边站起来擦手边说:“会的会的,一定把孩子带好!”尽管没有引发多大波澜,我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舒服,我不再反对,也没有表示支持。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婆婆总是见缝插针地匆匆赶着去菜地,忙完再赶紧匆匆赶回家带娃、做饭做家务。有时候我们做个饭或拖个地,她回家看到了肯定要抢过来自己干。我知道,她是努力在证明自己种菜并没有给我们造成麻烦,并没有影响她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唉,如此勤劳又贴心的婆婆,谁会忍心再去反对她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呢?慢慢地,我们开始主动询问她关于菜地的事情。她也总是很高兴和我们分享,哪家的爷爷为了拓宽“领地”和别人吵架了,哪栋的奶奶约定一起买菜苗。
我渐渐懂得,对她而言,种菜的目的远远不止是为了吃和省钱。更重要的,是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身处异乡的她,能够从这件事中收获自主做事的掌控感,能证明个人价值的成就感,以及逐步建立个人社交圈子的愉悦感。她牺牲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来我们身边照顾孩子,这并不意味着她的生活里就只能都是带娃。
虽然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在我看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但她始终觉得这些事都是“芝麻小事”,她渴望也能够做得更多,以证明自己依旧能干,能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因为种菜,她还认识了小区好些老人,并迅速和大家熟识,这其中还有几个是老乡,讲起家乡话亲切感满满。她和几个要好的互留了联系方式,遇到临时回老家需要人帮忙给菜浇水时,种的菜丰收了吃不完想要分享时,她就兴奋地给“种菜好友”拨去电话聊上几句。
种菜给婆婆带去了莫大的快乐与满足,也让我们一家人吃到了新鲜的放心蔬菜,更体会到了彼此的支持与依赖。可能不久开发商就要开始建设了,菜地也要被收走了。当我和婆婆说起这件事时,向来乐观的她自信地表示,不用太担心,只要肯去发现,总能找到新的地方继续种菜,哪怕地方小点呢!
来源:红网
作者:张小草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