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以拍视频要挟他人让座,美德无需“逼视”而行
2022-11-11 21:09:01 字号:

以拍视频要挟他人让座,美德无需“逼视”而行

第八届评论之星.jpg

□邬天亮(渤海大学)

11月4日,江西赣州一男子在动车上拍的视频遭到网友质疑。视频中,拍摄者一边录像,一边要求一个男孩给站在过道中的孕妇让座,似乎在用拍摄这种手段来“考验”男孩的选择,让原本的善举遭到了网友的非议。(11月6日 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在此之前,拍摄者自己先是让座给了别人,然后又在另一节车厢中遇到需要帮助的孕妇。也许是为了蹭一波流量上个热搜,也许是为了记录人间真情的瞬间,于是他就一边拍着视频记录,一边要求男孩让座。

照顾弱势群体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名男子不仅给他人让座,还能考虑到孕妇的不便,值得称赞,但经过这一拍摄,就有了“道德绑架”之嫌。似乎是,你让不让座位,我都拍下来,怎么着就自己决定吧。做好事,行善举,本来出发点是好的。但在镜头的“监督”下,意味着我们的行为是在群体凝视形成的压力之下进行的,并不是由心而发的。恐怕就算本来想行善举,也会感觉是被逼的,让人分外不舒服。

做好事儿不能强迫他人,不应“慷他人之慨”,即便是自己能做到,也不应逼着别人同样做到,对于他人的道德评判本来就属于涉入他人私域。其实我们大可在车上呼吁大家为这位孕妇找个座位,或者找列车员协调解决。坐动车都是买了票的,享受坐票是自己的权利,让座是善举,却不是义务,不逼迫他人是一种尊重。相反,用相机逼着别人让座是对对方的冒犯。

在互联网时代,你我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镜观察着,行为稍有差池就有可能陷入口诛笔伐之中。例如吴京被逼捐事件,2021年由吴京主演的《长津湖》上映仅十天票房就超过37亿,吴京也借此成为了内地影史票房第一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网友却指责吴京“发爱国财”要求吴京主动捐出收益做贡献。再比如,2008年万科董事长王石因捐出200万被网友质疑“捐太少”并逼迫其再次捐出1亿元的“王石捐款门”事件。个人财产本来就受个人自由支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要求他人捐款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道德绑架就体现在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回到让座事件中来,用手机对着让座者是否也是对他权利的一种侵犯?是否也是没有体现出对让座者的尊重?

不可否认的是,正能量需要传播,但传播并不是目的。我们并非为了传播而传播,我们的目的是让公民自觉地践行正能量。无论拍摄者举起手机究竟是什么目的,在举起的那一刻,你的出发点从善意就变成了“绑架”。真正的美德并不是靠压力而是自觉践行的,社会更需要的是这种真正的美德。

生活中对于那些高尚的行为值得赞扬,但对于其他人的苛求却是一种无形的绑架。践行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内化于心的表现,不是非要通过向当事人施压才能进行的。要想真正地提高公民的道德品质,需要的不是“逼视”和“绑架”而是着力于培养公民的道德自觉意识。只有每个人自觉地践行道德行为,我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才能得以形成。

来源:红网

作者:邬天亮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