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鑫(中国人民大学)
近日,玉林市陆川县实验中学部分家长在微信群组织捐款用来向老师表达谢意,捐款数额竟高达70余万。这一事件霎时间冲上热搜,让人不禁思考这股请客送礼的不正之风是如何在校园环境中大行其道的。究其根本,便是部分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引发的一场闹剧。(11月11日 封面新闻)
每个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可谓是煞费苦心。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请客送礼的行为实在是不能苟同。“给老师送礼,老师就一定会对自己的孩子更加重视”,此类观念被部分家长奉为圭臬。殊不知,孩子的成长与给老师送礼之间不仅毫无关联,还会给孩子的心中深植有钱就能办事,走后门、托关系可以解决一切的错误想法,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百害无一利。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微信群里带头组织捐款的家长,表面上为了孩子的发展甘愿做起了讨好老师的“领头羊”。短暂地为孩子谋求到了一定利益。但实际上,从长远来说,却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功利世俗的丑恶形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无不反映的是父母的在孩子面前呈现的样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说过:“孩子的行为,基本上就是父母行为的一个折射,折射出父母的水准。”作为父母,更多是应该坦坦荡荡做人,给孩子做出表率。
在事件中,捐款的父母高达1908位,除了出于讨好老师的目的,更多是害怕不捐款会影响孩子在学校里正常的学习生活。此事因部分家长而起,却让所有其他家长和学生成为了受害者。仿佛在生活中请客送礼此类人情往来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学校是教育圣地,绝不容许此类不正之风肆意染指。这不仅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更是为了阻止资本悄然深入教育领域。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父母便是孩子教育路上的主力军,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能拥有自我成长、自我成就、自我幸福的能力。而学习成绩仅仅只是其中一项。面对升学压力,部分家长便想尽千方百计想为子女铺路搭桥,实则与学习成绩相比,培养孩子的精神品质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只能教育出一个又一个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给老师送礼,不仅仅显示父母的浮躁焦虑,更是伤害孩子的身心成长。我们不妨洒脱一点,还孩子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许鑫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