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抖音上写诗,字节尚难承受词句之重
2022-11-21 19:23:46 字号:

抖音上写诗,字节尚难承受词句之重

8f923f8cb71140a29413f516cf406121.jpg

□周文正(重庆大学)

最近,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上涌现出不少青年诗人的形象,《青春》文学月刊2022年11月刊便选取了抖音诗人“惊竹娇”的作品。尝试脱离纸面后的诗歌出路何在、抖音等平台是否能成为诗歌等文学形式的新载体都成为了受关注的问题。

“诗”这一概念其实有特殊性,它既可以具象化也可以抽象化,是人们心目中一种象征着美好的文化符号。对于新出现的“抖音诗人”群体,倘若不论行迹只问本心,他们在抖音这些平台发表自己的诗歌作品,其本意是值得赞许的。将诗歌发布到抖音能够为受众,特别是关注抖音这一平台的青年群体带来多样化的审美体验,带来正面的社会影响,为受众的情感体验打开多元化的通道,作者本身也能得到不少的建议反馈。

但显然,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就如电子书始终无法取代纸质书籍一样,短视频等载体的底蕴仍然不足以承担诗词文化传播的需要。它们的传播意义更偏重于社交属性,诗人本身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大量反馈带来的不自觉影响,本身受到的冲击力度远远超出其带给读者的审美冲击,长此以往显然不利于个人或者诗歌发展的。传统的诗人往往陷于反馈不足、只好自说自话地苦恼,投稿到抖音等平台为他们消除这些烦恼的同时又带来新的困境,在被过量的反馈所冲击、所规训之后,他们说出的未必就是自己诗性中那些想表达的了。

文学的内里是有其反叛性的,文学作品与时代贴合的同时又存在与时代脱离的趋向。倘若诗人沦于短视频的快餐化审美困境,他们的诗便不再属于自己,写出的也不再称得上诗而也只是快餐样的文字,那么诗歌区别于其他一切文学形式的那点灵韵也就失去了。抖音诗人中已经不乏这样的现象:他们把大众觉得华美的辞藻堆砌到了一起,称其为“古风诗歌”:譬如有“银鞍照白马”一句后,我们在抖音的“古风诗歌”里能看到太多的“白袍银枪”“银枪白马”“白马少年”“少年将军”……这样的诗其实既没有古风也称不上诗歌,更不要说给大众带来新的审美体验了,只能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文学的门槛隐形却又真实存在着,任何文学家都不能是一蹴而就的。能够年少成名的文豪少之又少,但古今中外哪一个大文学家可以跳过自己青年时代的经历与积累,在自己的中老年突然摇身一变呢?笔者并非在批评这些青年诗人,但却希望这些青年诗人在自己最富生命力最具激情的时候不要受太多的媚俗化审美的冲击,最大程度保留住自己的那点诗性。将写诗当做一种爱好值得赞许,想要从抖音等平台获取流量也无妨,但做文学该有自己的基本态度:不能既以“诗人”的身份标榜自己,又去做一些异化诗歌的行为,这样显然不是在帮助诗歌发展,而是将它带到一种尴尬的境地,就像试图在电子书里夹上一片枫叶做书签一般。

来源:红网

作者:周文正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