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闻恋
领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必须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党员干部是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更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当慎终如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风雨同舟,才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其意是一般人做事,常常是在快成功时却失败了,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像刚开始一样谨慎努力,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工作姿态,才不至于遭受失败的危险。
慎终如始,体现的是坚如磐石的党性观念。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党性观念之于共产党人,犹如钙质之于躯体,须臾不能或缺。党性观念缺失,就会患精神上的“软骨病”。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作为受党培养多年的党员干部,我们的党性观念应该更强一些,无论环境条件、身份地位怎样变化,都要做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始终不变,对党的热爱之情始终不变,为党奉献的赤子之心始终不变。这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
慎终如始,体现的是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观点是一致的,都突出强调做人做事要贵有恒,善于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长期坚持,锲而不舍,方能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之功效,如果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注定功亏一篑,终究无法圆满。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别期,但人生修炼无尽头,我们在岗一日,就要奋斗一天,切不可放松放纵自己。如果定力不够,最后关头放松自我要求,就会给人生留下败笔,留下遗憾。
慎终如始,体现的是表里如一的品行操守。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对一个人的评价,不是看一时一事,而是看一生一世。一个慎终如始、心笃志坚的人,任何时候都能够做到心境平和,宠辱不惊,得之泰然,失之淡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观那些内心脆弱、表里不一的人,在面临进退走留等问题时往往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一旦愿望不能实现,便跟组织讨价还价,甚至发牢骚、说怪话,卸担子、撂挑子,前后判若两人,自毁形象,令人叹息。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慎终如始,用更强大的精神力量闯关夺隘、攻坚克难,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向着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阔步前行。
(作者系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员、军事学博士)
来源:红网
作者:鲁闻恋
编辑:唐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