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朋友圈变“新冠病友科普圈”,这个可以有
2022-12-14 17:49:57 字号:

朋友圈变“新冠病友科普圈”,这个可以有

□维扬书生

“今天是感染新冠第三天,已经退烧”“阳了,和大家说说这几天的经历”“一周转阴!我都用了哪些方法”……近期,越来越多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都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分享自己患病的经历,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各种科普和分享案例也在纷纷刷屏。(12月13日 澎湃新闻)

新冠阳性患者在朋友圈晒出自己患病及痊愈的经历,这么做至少有三个好处:

一是可以帮助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我国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已明显减弱,感染者多为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重症人数相对较少,但是,受前几天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优化防疫“新十条”发布后,公交、地铁不再查验核酸码、全民核酸检测取消了、行程码也下线,可是公众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有网友感叹,自己像是ICU病房捞出来又放进KTV,很激动,但不敢动,生怕一不小心就中招。在这种背景下,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公开晒出自己阳性及治疗的经历,可以消除公众对奥密科戎病毒的恐惧心理,坦然面对病毒,做好自身防护。

二是可以学习病毒的有关科学知识。

朋友圈晒出的这些阳性患者的亲身经历,从个案的角度向公众介绍了染病的经历及具体症状,这种分享就像是“考过试的人在给其他人分享考题和参考答案”,告诉大家感染期间的各种经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大家更全方面了解奥密克戎这种病毒。12月12日,北京市民小李(化名)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患病前三天的经历,身体上的疼痛一度让他虚弱得难以下床,39.1°的体温也让他感到恐惧,身边人都在劝他去医院,“但看到朋友圈里很多专家的科普,39.1°的高热尚属于正常反应,所以心态就平稳了。”症状减轻后,身体有了力气,小李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分享自己这几天的经历,“我觉得大家了解这个情况是有必要的,感染了可能会高烧,可能身上会酸软疼痛,但是只要有药,就不要过于担心,一一对照症状,挺过前几天,慢慢状态会向好。”

三是可以普及防范及治愈的科学方法。

随着越来越多人分享自身真实的病情案例,公众可以在朋友圈中了解到一些防疫的知识,比如哪些药物比较有用、什么时候该去医院等等,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感染了,也没有那么害怕了,该休息休息,该吃药吃药,医院也不会人满为患,医疗资源也不会被挤兑,更为重要的是,大家接受的真实案例和经验变多,也能逐渐分辨网络上流传的“几乎没有病症”或者“单位所有人都进了重症病房”等不实的消息。

事实证明,疫情就像地震、海啸、火灾一样,属于不可抗力,既然个体无法更改,那就应该放平心态,坦然面对,科学应对,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这也是应对疫情的一剂良药。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钟星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