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曦(郑州大学)
“居家隔离日记,新冠阳转阴过程记录” “新冠轻症五天转阴,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我阳了,但做到以下几点,很快就好了!”……最近,越来越多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朋友圈、微博和小红书等平台分享自己患病的经历和感受,有关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的治疗经验和科普知识也在刷屏。这种信息的共享在疫情暴发的情况下尤为可贵,身边普通人的经验分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恐慌,正视病毒。
当前,受到疫情影响,人与人线下的交往仍然受限,网络上的连接就显得非常必要。我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社交平台获取疫情的相关信息,而在目前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人们最为关心、想要了解的是有关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具体症状,因为要想更好地应对病毒,首先需要了解它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反应。当然,许多媒体报道过感染新冠后的症状表现,但大多数较为简略,读者看得一知半解。而身边人以记录为主的分享就更为具体生动,告诉大家在感染期间的各种经历,我们能够具体地感知感染新冠后到底是怎样的感受,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大家更全方面地了解病毒。朋友圈的这种分享方式还可以建立分享者和他人的即时交流,解答大家的疑问,这样可以形成线上的互助。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当线下交往被阻隔,我们能够在网络上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抱团取暖,传递一份份心中的温情。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人分享自身的病情案例,“感染后大多数人都会经历高烧、四肢酸痛”“一个人感染全家感染”等信息也让大家能做好心理准备,在疫情真正到来时冷静应对。疫情期间谣言四起,部分群众难以辨明信息的真假,容易受到不实信息的影响,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大家获取的身边真实案例和经验越多就能,就能更好地分辨网络上流传的不实信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除了注意个人防护,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朋友圈中的信息共享就能为我们提供一颗“定心丸”,让我们既不要轻视病毒也不会过度忧虑,客观看待,积极应对。
朋友圈变新冠病友交流圈,虽有些无奈但具有积极意义。在病毒面前,人们携起手来,将善意传递,共享信息,减轻新冠恐惧,这是应对病毒的有效尝试。应对新冠病毒,我们都要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是一座座孤岛,我们能够通过网络联结起来,散播星星点点的爱,最终构成一道坚实的“抗疫堡垒”。
来源:红网
作者:姚晨曦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