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又现“防疫神器”?告别“智商税”须监管前移
2022-12-26 18:57:13 字号:

又现“防疫神器”?告别“智商税”须监管前移

□吴睿鸫

主动杀灭新冠病毒的口罩、净化消毒卡、蓝光消毒喷雾枪、次氯酸消毒片……最近在电商平台层出不穷的新冠病毒灭杀神器和消毒神器,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12月25日《北京青年报》

新冠肺炎发生初期,曾出现过一批网红“防疫神器”,时隔三年后,五花八门的“防疫神器”卷土重来,再次粉墨登场。商家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在疯狂推送中,这些所谓的“防疫神器”变得一路畅销。

商家推出的纳米铜抗病毒灭活口罩,声称能主动杀灭新冠病毒,对任何毒株都适用,灭活新冠抑制率高达99.97%。但在业内专家看来,不管外面喷涂的是纳米银还是铜离子、氧化铜等,最多能起到适当的抗菌作用;又如,平台销售的防疫除菌卡、新冠消毒卡、杀毒抑菌卡,有的宣称一片杀毒抑菌卡可防护60天或者90天,标注的抑菌率或灭菌率都在99%-99.9%之间。对此,权威专家指出,不能盲目偏信一些“消毒卡”的功效,这些号称万能的“消毒卡”,使用不当还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显然,这些所谓的“防疫神器”,大都自带“高大上”科学属性原理,传递出防疫“黑科技”的营销暗示,且紧跟公众防疫需求的步伐,从而让消费者不明就里地上交防疫“智商税”。

与前几年相比,“防疫神器”再次重现市场,有着不少内在相同的特点与规律。药品、抗原、口罩等防疫物资,皆遇到了市场阶段性短缺。尤其是,现在退烧药、抗原等“一药难求”,遇到非理性疯抢,更加剧了普通老百姓焦虑感、甚至出现恐惧心理。在正常防疫物资得不到消费满足的情形下,自然会追捧一些带有防疫“神话”的商品

如此一来,各类“防疫神器”应运而生。不少消费者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给了一些不良商家借疫发财的空间,将一些有其名无其实的商品,包装成没有实用价值的“防疫神器”,恣意圈钱,坑骗消费者。依据现行法规,有关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便构成了虚假广告。“防疫神器”在广告宣传上,有意夸大产品功效,诱导消费者消费,已涉嫌违反了《广告法》等相关法规,理应受到法治的严惩。

“防疫神器”卷土重来,暴露的不仅仅是不法生产企业与商家的失德,见利忘义,更深层问题是现行监管体系的滞后。这就要求,根据“防疫神器”出现规律,时间节点,科学预判,进行监管前移。比如,疫情峰值过后,各地会陆续进行复工复产,企业有可能成为“防疫神器”集中出现的地方,像厂房消毒产品、员工防护物品等,会包装成“防疫神器”,打入销售市场;又如,疫情由防转治后,各类防疫保健产品,也极有可能打着“黑科技”的幌子,欺骗消费者。

让监管部门的“有形之手”伸得更长些,改“坐堂”式监管,变监管前置,“时刻在线”进行监管,一旦出现苗头性问题,职能部门主动出击,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利用媒体、网络、电视等载体,强化科普宣传力度,让权威专家揭开“防疫神器”的神秘面纱。当然,作为消费者,也要增强产品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要理性消费,对名不副实的“防疫神器”,主动“用脚投票”。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