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磊(山东大学)
12月22日,一漫画毕业生在路边摆摊贱卖自己多年心血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因为创作漫画的收入无法支撑自己正常生活,这位毕业生不得已按斤卖掉自己多年的作品,以此来与自己的漫画生涯告别。
这条热搜下面充满了网友的慨叹。“又是被现实打败的梦想”“国漫出路在哪里?”“有广电在,国漫还有出路?”“限制太多”……从1922年大幕拉开,中国动漫至今已经走过百年之路。“国漫崛起”作为近年来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却每每潦草收场。国漫崛起,该从何谈起?
纵观近几年的国漫市场,国漫作品不断涌现但优秀者可谓凤毛麟角。从2015年的《大圣归来》、2016年的《大鱼海棠》到2019年一举拿下中国电影票房第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最近上映的《新神榜:杨戬》,提到国漫,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并不多。
但是,面对清一色的“国潮”作品,观众难免产生审美疲劳。传统文化加奇幻设计的套路成为国漫发展乏力的一个方面。当提到几部爆火的国漫作品,主角不是孙悟空就是封神人物,更不用说其同质化作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IP的挖掘渐渐成为国漫发展的新舒适区。反观美国的迪士尼公司,拿世界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的打法可谓是行云流水,屡试不爽。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功夫熊猫》和《花木兰》。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动画系主任王晶表示,“迪士尼可以拿全世界的文化元素讲美国梦,我们也可以尝试。”
另一方面,国漫崛起是否具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也有待商榷。近年来动漫被家长举报的新闻频频出现,举报理由不外乎持械殴斗、穿着暴露、行为危险等。2021年江苏消协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家长都认为动漫尺度过大,损害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动漫有着相当比重的青年、成年受众,片面要求所有动画作品适应未成年人的审美
同样,今年原定于国庆档上映的国漫电影《深海》卡
国漫真的崛起了吗?站在中国动画一百年的历史节点来看,这仍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话题。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在政策扶持、行业发力、国民支持的情况下,国漫人上下求索之路会越走越顺、越来越宽。
来源: 红网
作者:徐少磊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