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星”访谈·文评组 | 林诗堙:关心“我”,也要关心“附近”的世界
2022-12-08 20:46:20 字号:

“星”访谈·文评组 | 林诗堙:关心“我”,也要关心“附近”的世界

林诗音_副本.jpg

重庆大学林诗堙,凭借《理发店“被迫收费”?这是一场关于共情的双向奔赴》一文,以76.5分的总成绩摘得文字评论组冠军。

红网时刻长沙12月7日讯(记者 钟星月)由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10月月赛结果今日出炉。来自重庆大学的林诗堙,凭借《理发店“被迫收费”?这是一场关于共情的双向奔赴》一文,以76.5分的总成绩摘得文字评论组冠军。结果公布后,红辣椒评论对林诗堙进行了简短的访谈。

【以下是“星”访谈实录】

红辣椒评论:先作个自我介绍,和参加第八届“评论之星”大赛的小伙伴们打个招呼吧。

林诗堙: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大学的林诗堙,和大家一样为了写评论和发评论而“白了头”的人(夸张语)。意料之外的一篇评论获得了较高的评价,非常荣幸能够接受这次访谈。

红辣椒评论:你是如何接触新闻评论并开始写作评论的?

林诗堙:最早接触是在大三上学期,我们新闻学院刘海明老师的《新闻评论》课程要求所有同学都要公开发表评论,我也自然而然地开启了新闻评论的写作。

红辣椒评论:本届大赛开启后,后台收到了你投出的不少作品,也倾听到你对各类新闻事件的理解和看法。你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评论有何现实意义?青年之声有何独特的价值?

林诗堙:说实话,一开始其实对于新闻评论这一形式是抱有很大的怀疑心态的,因为自认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尚且懵懂青涩,却需要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对社会时事进行评头论足,甚至是有时还需要“被迫”表达,我的心理负担还是相对较重的。

但是直到后来,在不断的写作实践和学习优秀评论中,我才慢慢转变“新闻评论是一种不知高下的评头论足”这种认知。我逐渐察觉到,新闻评论其实也是关心我们的世界,关心我们的“附近”的一种形式。因为切身感受到大学生的精神状态,所以表达自己对于年轻人意义感缺失的感悟;因为感动于双向奔赴的暖闻,所以写下共情之于社会的美好意义……我们因为发自身心的触动而选择表达,这种表达哪怕是稚嫩的,但也是真诚而炙热的。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有些“参与冷漠”的失语社会里,看似很多人都在喋喋不休,实际上很少有人愿意去停下一会去反思、去斟酌,有逻辑地去表达。更多时候,我们在听,在宣泄一些情绪的碎片,这是很没有力量的。所以,借新闻评论这一载体,记录下自己真诚的思考,这是我认为青年写新闻评论最大的意义。不奢求文字能够影响多少人,只是表达本身就弥足珍贵。

当然,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写作新闻评论的原因。抛开功利性的课程分数,我更希望能够在一次次的评论写作中,培养自己关心这个世界的能力,锻炼自己看待事物的视角,除了关心“我”之外,也要关心“附近”的世界。像一棵树一样,向四周伸出根蔓的时候,也是开枝散叶并茁壮成长之时。

红辣椒评论:能谈谈本文的创作过程吗?在评论写作上,有没有你觉得特别值得与大家分享的东西?

林诗堙:《被迫收费?这是一场关于共情的双向奔赴》这篇文章的选题是一篇暖闻,我一向很容易被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打动,当初看到这篇文章就想到了“共情”这个词。“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很通俗的道理,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如何写得出彩?其实当初我也斟酌了很久。因为我对社会学方面的知识涉猎比较多,想到之前看的一些资料里有阐释共情与同情的区别,以及“亲社会互惠”这一概念,又结合这篇新闻里的农民工这一特定身份可能带来的偏见,就将理论与新闻结合在一起谈,相对较清楚地阐明了新闻里两个主体之间的情感关系。

对于评论写作,我目前最大的想法就是“随心而动”。我自己的评论写作也经历过发了连续投三四篇稿子都未被录用的情况,但我始终保持着一个相对平稳的心态,是因为我知道文字这种东西,必须经历锻炼和打磨才会更加出彩,找到所谓的“感觉”。“感觉”二字并非玄学,在无数次的输出中,无形中你会与自己的文字建立一种亲密感,你知道自己写什么样的文风更加得心应手,知道自己更容易被什么选题所触动,知道自己更擅长联系哪方面的知识。当然,在灵感一触之后还要停留一会,跳出正常人能够考虑到的观点,再思考更深一点,更发散一点,然后真诚地表达就够了。以及,不要为了评论而评论,也不要违逆自己的内心去讲“假大空”的话,真正能够写好的文字是从心而发的,是有“人”性的,而非悬浮的,虚空的。

红辣椒评论:祝贺你摘下10月文字组“月度之星”,请分享几句简短的获奖感言吧。

林诗堙:谢谢笔耕不辍的自己,谢谢刘海明老师的鼓励和指导,谢谢红辣椒评论提供的平台!

来源:红网

作者:林诗堙

编辑:钟星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