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时评之道·星访谈²º²² | ㉚欧阳婧雅:评论逻辑是一篇评论文的“伞骨”
2022-12-06 17:51:40 字号:

时评之道·星访谈²º²² | ㉚欧阳婧雅:评论逻辑是一篇评论文的“伞骨”

编者按:2022年10月1日,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盛大启航。在大赛启动前后,为促进全媒体时代的评论写作,创新话语表达,加强新闻评论业务交流,红辣椒评论栏目特邀往届“评论之星”获奖大学生作者、组织奖高校教师代表,以及红网“青椒计划”优秀作者,畅谈“时评之道”。

欧阳静娅.jpg

欧阳婧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系学生,获得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入围奖。代表作品:《“野性消费”终将退潮,国货的崛起要经得起热与冷

红辣椒评论:请简单介绍下自己,并说说你的获奖感言吧。

欧阳婧雅: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学生,在去年十月我看到了“红辣椒评论”公众号推出的比赛消息,接着就在十月和十一月分别投了几次稿。其中有两篇获得月赛资格,十一月那一篇进入决赛最后获奖。因为红辣椒的比赛有很多高校学生都参加,我一开始也没有抱有能获奖的期望,就是想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没想到最终有一篇获奖,还挺惊喜的。在比赛投稿阶段的那几个月,我持续关注新闻并寻找新闻话题进行评论写作。在大量的写作尝试后,能明显感觉出自己的评论写作逻辑和思维都有所提升,很感谢红辣椒给我们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与进步的平台。在比赛期间也看了不少优秀的评论投稿,感觉自己仍有很大的学习空间,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新闻评论的写作。

红辣椒评论:谈谈这篇获奖评论的写作过程,包括如何确定选题、角度以及论证等方面。

欧阳婧雅:这篇评论从“有想法”到“出产”,大概花了一天的时间。其实关于这篇评论的主题并不是一个特别新的事,但“鸿星尔克”当时又上了一次热搜,我就在想为什么鸿星尔克之前突然爆火,现在又到了门庭冷落的境地呢?然后查了下鸿星尔克的一个爆红与逐渐与遇冷的过程,突然就有了写作的欲望。所以我个人认为“好奇”和思考是写作的源泉,要先好奇,然后去思考,最后就有东西可写,有想法可说。

红辣椒评论:分享你第一次写新闻评论时的体验,或者参加评论之星大赛的故事。

欧阳婧雅:实际上,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红辣椒的比赛了,在第六届比赛期间我也投了几次稿,其中有进入初赛的,但都没有进入决赛。那时候的评论写作还比较稚嫩,使用的评论语言和思考层面都还比较浅显,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和思维的逐渐深入,可以看出来后来有较明显的进步。第一次接触评论是在大二的时候,我加入了我们学院院报的评论组,而评论板块的责编刚好是我的舍友,每次我写完一个稿子就可以直接交给她改,但几乎每次都被打回来。那半年里,稿子反反复复修改,反反复复被打回来,当时感到很气馁,但现在看来收益很多。我舍友把我每篇文章里逻辑不通、评论用词不当、分析层面过浅都会标注出来,然后我就不断进行修改,逐渐也能知道自己写文章的问题都在哪,下次写作会更加注意。到了后来,舍友夸我评论文章越来越有进步,虽然最后我还是没发出去过。

红辣椒评论:你认为写评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大学生如何塑造和培养这种能力。

欧阳婧雅:对于一个好的评论来说,新颖的观点、较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精警的用词造句都很重要,不过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评论的逻辑问题。评论逻辑相当于一篇评论文的“伞骨”,起到最为重要的支撑作用。逻辑的通顺、紧密,对评论文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评论就是表达你的观点,带有说服性。如果你的逻辑都没法自洽,那是不可能具有说服力的,因为人家都读不懂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传达什么观点。不过在这方面,其实也是我自己的薄弱处,所以也没什么特别好的意见,唯有多看、多思考、多练。多看优秀的评论文,顺着他们的评论思路去思考,他们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是如何自圆其说的。我也是从一开始的逻辑不通,不知道怎么去系统、完整地表达出我自己的意见,只是一堆观点的杂糅和一些零碎思维的堆砌,到后面多看别人写的,自己多练,就慢慢也有了自己的思维和写作逻辑。

红辣椒评论:你所学专业是否开了新闻评论课程?如果有这门课,请简要介绍这门课的内容、老师、以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欧阳婧雅:我们学校新闻学专业针对新闻实务分别开设了课程,我出于个人爱好选择了新闻评论,前后一共有两位老师专门带学评论赏析和写作,分别是魏老师和张老师。两位老师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思路完全不同,这种思维的差异让我们学习中的视野也更加开阔。在大二下的寒假期间,那时正值冬奥会,张老师马上就拉了个群每天催着我们写冬奥相关的评论。我当时还觉得有点麻烦,还没开学呢就要开始“工作”了,现在想想受益匪浅,张老师非常认真改我们的稿子,并且提出了很多写作建议,在此期间我跟我的同学都收获很多。

红辣椒评论:请为红网开展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提出几条建议(比赛形式、赛制等方面都可以,畅所欲言)。

欧阳婧雅:对于红网目前的赛制来说,既给了所有学生机会,又有分阶段的选拔,过程也公开透明,我感觉还是挺完善的。不过从比赛作品的内容选择上,如果能看到一些同一事件,但持对立观点的碰撞就更好了。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婧雅

编辑:钟星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