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向拒收硬币的商户大声说“不”
2022-12-06 17:51:58 字号:

向拒收硬币的商户大声说“不”

□维扬书生

12月3日,林先生(化姓)在泉州一购物广场买一斤青菜,欲用一毛硬币付款被拒,收银员称外面都不收了,爱怎样怎样。购物广场负责人称此事暴露超市存在问题,已加强管理。(12月6日 澎湃新闻)

商户在结账时拒收硬币的现象时有发生。

2020年8月,一位短视频博主发布视频称,自己在一家星巴克消费时店员不收硬币,引发网友关注。星巴克回应称,在门店消费可选择包括现金支付在内的多种支付方式,没有拒收硬币的规定,对个别消费者的不佳体验表示歉意。《成都商报》曾经报道,有市民在超市用1角硬币买水时被拒收,有人拿1角硬币支付如厕费用也被拒收。

商户之所以拒收硬币,主要是因为和现金支付相比,移动支付确实有很多优点。消费者不用随身携带钱包,也避免了钱物丢失,对于商户来说,则避免了找零的麻烦。更何况硬币、纸币在不同的人群当中转来转去,也不那么卫生,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移动支付更是凸显出了自己的优势。

尽管“一部手机走天下”的确方便,扫码支付十分普遍,但是移动支付再多的优点,都不是商户拒收硬币的理由。《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这就意味着拒收硬币涉嫌违法。

本案中,福建泉州的林先生平时到超市购物,超市找给他很多1角、5角的硬币,12月3日,他到超市买一把青菜,总价为2.7元,他用自己积累下来的1角硬币支付时却遭到收营员的拒绝,毫无疑问,该收营员的做法不但不近情理,也违反了《人民币管理条例》的规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告,对于存在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等行为,应当在公告发布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整改,如果在一个月整改期限届满后仍然存在上述行为的,将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同有关部门予以查处。

商户拒收硬币行为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造成了对偏好使用现金的老年人等消费人群歧视,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所以,面对商户拒收硬币的蛮横行为,消费者应大声说“不”,保留好相关证据,并向有关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钟星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