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甜(西京学院)
今天,是世界无童工日。今年世界无童工日的主题是“实现社会正义,消除童工现象”。
童工问题是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不少儿童因家庭经济原因,而被迫隐秘地进行有偿或无偿的劳动工作以及强迫劳动甚至非法活动,这使得这些孩子长期遭受剥削,受到心理、身体的双重伤害,影响他们正常的受教育权以及全面发展。因此,国际劳工组织于2002年6月12日设立了世界无童工日,呼吁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童工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而我国也积极响应,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儿童保驾护航。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生的开端,这个时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不断发育和成长,需要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他们就像一颗颗还未播种的种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一步步栽种、浇水、松土,才能开出一朵朵绚烂的花。他们是初春,那样温暖,那样生机勃勃;他们是日出前的曙光,那样抱有期待,那样充满希望;他们是山间的小溪,清澈而透明,潺潺地流淌,他们也是我们最初的样子。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招收童工,我们要严厉斥责,努力为孩子们描绘一个彩色的世界。
据联合国官网数据,全球目前约有1.6亿名童工,几乎占全球儿童总数的十分之一。近几年,由于病毒肆虐以及不稳定的国际局势,全球范围内更多的家庭陷入经济危机。困难的条件无法撑起家,无法对孩子进行完全抚养,因此这部分孩子为了生存被迫过早进入社会,从事童工工作。据媒体此前报道,非洲在童工发生率和童工数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有五分之一的儿童为童工,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位列第二。
据《每日邮报》报道,2019年在非洲马达加斯加不到五岁的童工,在温度超过100华氏度的高温下采云母,而一周工资竟不到7元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在印度疫情刚开始时,有的孩子被带走当童工,一天至少要做288个手镯,但每天只有0.7美元的报酬。据《纽约时报》披露,近年来全美移民童工爆炸性增长,外来童工的身影遍布“全美数十个州的各危险行业”,如建筑工地和屠宰场。这些事件,都反映了近几年童工现象依旧存在,并且童工所生存的条件是极其恶劣的,雇佣者将他们当作廉价劳动力,这对孩子们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依笔者之见,对于童工现象,除了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外,心理专家也应该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从事过童工的孩子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缓解孩子们因长期受到剥削、压迫所受伤的心灵,为其提供有效的方法,尽力调动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呼吁教育的平等性,宣传童工对孩子们的影响。对于家长,更应该明白即使家庭再困难,也不能剥夺孩子受教育和享有保护的权利,孩子不应该去承受这一切。拒绝童工,并不是口头表述,更应该付出实际行动,要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玫瑰,都是值得呵护的,我们要尽己所能,用己所学,表达自己的声音,让更多的儿童免受苦难。
孩子是天真的、烂漫的,他们是和煦的阳光、是温柔的海风,他们单纯且真诚,他们相信这世界足够美好。愿每一个孩子不被困在“泥潭”里,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星。同时,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呼吁:拒绝童工,为孩子们描绘一个彩色的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苏甜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