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到此一游”不能“到此一刻”
2023-06-15 16:45:53 字号:

“到此一游”不能“到此一刻”

□郭元鹏

八达岭长城官方微博消息,6月11日16时许,游客在八达岭长城游览时发现一男子在城墙刻字,并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事件发生后,八达岭长城景区立即启动执法程序并向有关执法部门报案。(6月15日《中国青年网》)

经调查,刻字人种某强,于6月11日7时许到八达岭游玩,行至北七至北八之间,用钥匙在城墙内侧刻划名字“种某强”三字。此人不仅在八达岭长城上刻字了,还发了短视频显摆。无疑这种显摆不仅是无知的,更多的程度是嚣张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警方已经对刻划行为人处以行政拘留5日、罚款200元的处罚。此外,根据《八达岭长城景区破坏文物行为惩戒办法》,将此人列入不文明旅游“黑名单”,延庆区12家等级景区将对刻划行为人实施联合惩戒、不予接待。

到景区游玩的时候,不少人都有“到此一游”的情结,利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店、钥匙扣等等在景区里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者是“某某到此一游”,还有的人甚至刻录的是污言秽语。就拿在八达岭长城上刻字来说,由于这个景区是著名的景区,人们更想留下“某某到此一游”,每年的黄金旅游季节都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例如,今年3月23日的时候,35岁的游客孟某某,就因为“某某到此一游”被群众举报了。

一次次的“到此一游”的处罚,却出现了一次次的“到此一游”的刻字。为什么我们就治不了“某某到此一游”?其实,说白了就是处罚不能挠痒痒,只是处罚200元,只是拘留5天,只是呼吁只是倡导,是治不了“到此一游的孙猴子”的。当初孙猴子在如来佛祖的手指头上写上“到此一游”之后,就被压在了“五指山”之下,最终才有了“取经之路”的改邪归正。实际上,我们的处罚方式、处罚标准,就应该是“五行山”那样的严厉。

这让笔者想到了2022年的一则相似新闻:发生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梵净山的“金顶刻字案”当年进行了宣判。游客陈某某在梵净山游览期间,因使用登山手杖在金顶摩崖石壁上刻下“丽水陈国”四字,被法院判决支付各项修复及赔偿费用共计123952.08元。该摩崖石壁不仅是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人文景观,同时也属于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景区里刻了几个字 ,最终付出了12万多元的代价,而且轰动全国,全国景区都禁止此人旅游,成为了“旅游界不要的人”。

治理“到此一游”的刻字乱象,需要重拳出击,既要有纳入黑名单的“不再欢迎”,还得有痛彻心扉的“重金处罚”。此外,对于景区而言还需要多加强巡查,要能够是“及时制止”,而不是“事后诸葛”,而每一名游客也必须多些担当,对于身边“即将发生的到此一游”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