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向原作者索赔,折射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亟待完善
2023-08-16 19:05:42 字号:

向原作者索赔,折射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亟待完善

88148d014c4c483f82228f5274bb2ca2.jpg

□季霜石(南京师范大学)

8月15日,星空摄影师戴建峰(@Jeff的星空之旅)发文称:“今天收到了视觉中国打来的电话,说我的公众号侵权使用了他们173张照片,还要赔偿他们8万多元!而当我打开内容一看,这些所谓的‘侵权照片’竟然是我自己拍摄的作品。”15日下午,戴建峰向记者介绍,他发现视觉中国发过来的173张照片,是他这十几年陆陆续续拍的,有些曾发表在自己的公众号和微博上,但社交平台上的作品是带有水印的且非高清图。此前,他的一些作品也曾和国外图库网站有过合作,但他从未和视觉中国进行合作,也没上传照片到视觉中国的图库。(8月16日 央广网)

此事件刚发酵,舆论就出现了一边倒指责视觉中国的情况。究其原因,这已不是视觉中国第一次因为“侵权”引起争议。2019年4月10日,“事件视界望远镜”发布了他们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没想到视觉中国很快将这张黑洞照片打上了版权标签并进行收费。可黑洞图片的原版权方欧洲南方天文台在采访中表示只要标明来源即可,无需付费。此举引发热议后,网友发现,在视觉中国的版权库里,甚至还对国旗、国徽声明了版权。有了这样的“前科”,此次事件伊始,网友们就将“侵权流氓”的帽子扣在了视觉中国头上,对视觉中国毫不掩饰地加以鄙夷和攻击。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不能因“前科”就武断结论。15日晚间,视觉中国官方微博发文回应此事称,“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已经和当事人取得了联系。经初步核实,涉事图片系该摄影师授权图片库Stocktrek Images进行销售,Stocktrek Images又将相关图片授权给Getty Images销售。视觉中国作为Getty Images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合作伙伴,拥有对包括涉事相关图片在内的完整的销售权利,涉事图片的销售授权链条清晰完整。我们会继续与摄影师保持沟通,妥善处理相关误解。”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视觉中国的做法也有据可依,并非像摄影师本人所认为的“非法获得照片进行非法销售”。需要厘清的问题在于,摄影师将图片授权给某一网站销售后,摄影师本人是否还享有图片的著作权、使用权、销售权?图片的层层代理转授是否合法依规?代理商向摄影师本人索赔又是否合法?这些问题都不能简单地用常理常识判断,而是需要由严谨的法律解释和法律依据来给出答案。

视觉中国的工作人员没有查找资料,没有发现公众号的运营主体是图片原作者,仅仅根据侵权者是公司主体,就发送律师函的行为是导致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这样的乌龙事件,折射出的仍然是相关公司的不专业、不严谨。一家号称维护知识产权的公司,却做着不专业、不严谨的事,就难免令人对公司的信誉心生怀疑,对公司的能力提出质疑,对公司的动机产生疑虑。

此次事件告诫我们应更加重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盗版影碟、盗版书、盗版图片的整治工作在近十年才初见成效,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正逐渐深入人心。我们不能因为一次事件就将已有成果全盘否定,不能让真正有理合法的维权者不敢发声维权。改变的方向,应是让真正被侵权者能够更加高效有力地维权,侵权者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相关权利的拥有、转授能有清晰的法律法规支撑。例如,视觉中国为维权研发的“鹰眼”系统,如果能够配上更加严谨的工作流程,也能成为维护知识产权的利器。

截至目前,摄影师再发声明,称Stocktrek公司认为视觉中国无权销售作品,Getty公司也无权转授版权,事件的发展风波延宕。希望这场争端能够使“理越辩越明”,能够让“摄影师之问”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中得到解答,让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正确地应用于以后的维权之中。

来源:红网

作者:季霜石

编辑:钟星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