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颖轩(重庆大学)
日前,“十元盒饭姐”再度引发关注。一则视频中,她称有人乱打菜,带碗带盆却没有付钱,边流泪边说“自己坚持不涨价,认为人心换人心,现在却感到有点伤心,不想坚持了”。盒饭姐告诉九派新闻,当天她哭有很多原因,有人在现场起了争执,网络上也很多攻击的声音,质疑她拿农民工卖惨炒作。“主要是委屈,他们说得太难听了。谁作秀作九年?谁九年前就知道自己会红?”她解释着,又哭了起来。(9月12日 九派新闻)。
盒饭姐名叫王荣亚,因“在合肥花十块钱吃三十道菜是怎样体验”等视频走红。盒饭这么便宜能保本吗?很多人问过她这个问题,“菜都卖完了,卖得量大,就能挣一点,如果剩下菜了,那就亏本。”她说,家人也曾不理解她,多年来不涨价也不减菜图什么。但她认为,做生意是真心换真心。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基本的尊重和理解显得越来越珍贵。“10元一份,30多个菜,不够吃免费续,吃饱再付钱”,这样淳朴的理念使得“十元盒饭姐”走红,顾客也逐渐多了起来。但为节省开支,夫妻俩没有雇佣帮手,也没空收钱,于是由客人自行付款,乱象也随之产生。如何在火热的网络时代坚持初心成了盒饭姐面临的难题,对于我们而言,如何用道德和公平为庶民小摊撑起一片净土,亟需思考和解决。
盒饭姐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坚持不涨价,只希望农民工人能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感受到家的温暖,这种胸怀是很多人缺乏的。但想做好事为什么这么难?盒饭姐因为网络炒作受到了侵扰和伤害,让人愤慨。很多网络达人“慕名而来”,为蹭流量在小摊前直播,不停地大喊大叫,这种“网络土匪”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摊位的正常秩序。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的速度极为迅速,一些本来默默无闻正常生活的人,因为网络成为风口浪尖上被关注的焦点。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客源和赞赏,但也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和质疑。
盒饭姐的遭遇,与之前爆火的拉面哥、糖水爷爷极其相似,甚至事态发展更为迅速,目前已经有很多人在评论区诋毁盒饭姐,“是不是用的边角料或者冷冻料,所以才能这么便宜”“网络宣传的力度还是不够”……当吃不到正面舆论的红利,有的人便将矛头转向网络暴力,用诋毁来赚取流量。针对这些为博眼球不遗余力制造网络狂欢的“流量秃鹫”来说,爆红只不过是假象,突破底线获得的流量又能够持续多久呢?
同时,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对盒饭姐应该心存善意和敬意,可以去享受热腾腾的家常饭菜,为盒饭姐送上真挚的祝福与鼓励,让她有更多在他乡打拼的底气。但一些恶意打菜、浪费食物的行为实属不该。谁才是需要吃饭的人?答案显而易见,但事实却与盒饭姐的初衷南辕北辙,一个好好的廉价盒饭,最终以闹剧收场,令人心寒。
“十元盒饭”的落幕,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唤起了我们对道德和公平的关切。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关爱和核心价值的践行。在未来,希望城市管理者可以为庶民小摊提供帮助,出台相关政策或安排志愿者帮助其维护现场秩序,不让劳动人民逆来顺受。同时,大众也应该明白,只追求关注度而忽视真正有意义的事物本身,这样的恶劣行为不仅伤害了个体,也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平,我们应理性对待网络信息,避免盲目跟风。最后,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用合理的方式为他们送上帮助,让辛勤工作的他们重新绽放笑容。
庶民小摊的经营者们在困顿中艰难前行,为生活努力奋斗,却常常被忽略和遗忘。保护那些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们,为他们的付出撑起一把保护伞,是赓续社会血脉中最真实的热情与努力的一剂良方。希望未来,盒饭姐的生活能回归正轨,继续坚守初心,传递温暖。
来源:红网
作者:雷颖轩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