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沅怡 (重庆大学)
近日,山东济南,一女子称自从进入9月份就开始随份子,目前已经随了三份,还在陆续收到请柬,国庆期间至少还有三场婚礼需要随份子,因为朋友关系好或人情世故等原因份子钱开销很大,随少了又觉得拿不出手,5000多元工资光随份子近3000元。(9月20日 大众网)
网友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国庆小长假期间,新人们扎堆办喜事,很多年轻人不是在随礼就是在随礼的路上。份子钱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习俗和传统,它的类型多元,可以是礼金,也可以是带有祝福寓意的礼品,是对新人的祝福。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份子钱就被固化为礼金本身,甚至用金钱与感情画上等号,钱少了是不重情的表现。吃席本应该是很热闹尽兴的事情,是什么导致本应宾主尽欢的宴席,却最终成了随礼者的负担?
份子钱数额越来越高,但那份“人情”却可能很淡。随份子钱本是人情社会的互帮互助,而如今却被流动的纯粹关系“绑架”。过去的人情社会是地方性的,宾主都是一个地方的熟人。但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如今的年轻人进入到大城市,接触到的人往往是关系一般的同事或者是社区的邻居,而这些群体的流动性很大,份子钱的“礼尚往来”可能最后只有礼往而没有礼来,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随份子的原因。但可能出于面子,也可能出于一定的关系压力,在为接下来的日子如何过活而发愁苦恼的同时还是给出了份子钱。
节假日与喜宴的碰撞是双重喜庆,但扎堆的喜宴却使得年轻人钱闲尽失。年轻人喜欢吃席吗?答案是肯定的,前不久,B站UP主日食记与新华网联合创作了《闽南婚宴》这一视频,婚宴的热闹、仪式的寓意以及满桌的美食都吸引着网友,不少人在感叹“好想感受一下”“外地人可以去福建吃席吗 感觉好热闹好好吃”“没结婚的闽南朋友 请抓紧认识我 我也想吃”……但为什么年轻人却对扎堆的宴席表示出疲惫?一方面,扎堆办喜事让本是休闲的时间成了永远在赴宴的路上;另一方面,扎堆的喜宴也就意味着扎堆的份子钱,份子钱数额本身不低,扎堆的份子钱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笔大支出,可能会影响到之后一段时间的生活安排。
随份子钱最首要的目的是感情和人情的联络,其次才是份子本身。但现在这样扎堆办喜事的现象,可能会造成“份子钱”的本末倒置。主人家宴请宾客参与宴席是为了热闹,为了对新人更多的祝福。而回到份子钱本身,“份子”其实就隐含着宾客们“凑”份子为新人们的幸福仪式添点心意,所以宾客们应该量力而行,给出符合实际的份子钱,总不能最后充了面子,却瘦了钱包,也饿了肚子。
来源:红网
作者:吴沅怡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