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化解微信成“巨信”焦虑需“内外兼修”
2023-09-25 16:02:24 字号:

化解微信成“巨信”焦虑需“内外兼修”

□吴睿鸫

近日,“微信占用了我100多G的内存”的话题登上热搜第一,单日阅读量破4.7亿。有网友表示,自己一部512G的手机,微信就占了107G的存储空间,引起网友热议。事实上,这并不是微信第一次因为储存空间的问题登上热搜了。(9月24日 红星新闻)

智能手机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不断衍生出很多新问题。从电量焦虑、信号焦虑,再到碎屏焦虑,仿佛进入“焦虑时代”。如今,一部手机,一个微信就吃掉了107G的内存,明明叫“微信”,却像巨无霸一样占据手机的存储空间,难怪被网友戏称是“巨信”。

实际上,微信变“巨信”,仅是手机APP软件“吃内存”的一个缩影。至于造成手机存储焦虑的根源,一方面,源于内在因素。手机的使用者没有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随手拍照,动辄下载影视剧,时常玩大型游戏,产生大量冗沉垃圾信息,加之照片、视频、社交工作文件等需求,相互挤压下,内存分配显得“捉襟见肘”。手机使用者若遇内存不足,往往会面临手机使用性能下降、软件不可用,手机运行变成“龟速”等情况。

同时,手机存储焦虑还归究APP运营商外部因素所致。昔日,手机APP几乎都在100M以内,如今,手机APP占用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很多头部APP早已超越1G,甚至一些游戏,动辄超10GB。早在去年7月份,微信安装包11年间“膨胀”了575倍的新闻,就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2017年专业机构发布的APP内存报告显示,国内手机平均安装的APP数量达到50个以上。到了2020年第三季度,这一数据增加到56个。如果只看排名前20的APP,它们的安装包体积和从0.58GB变成了4.98GB,大概是原来的8倍……

面对APP越用越“膨胀”,微信变“巨信”,化解手机存储焦虑需要“内外兼修”。从“内修”起,为了防止误删聊天记录,可以将微信聊天记录在电脑上进行备份。除了常规的微信内存清理和聊天记录电脑备份,还可以关闭“自动下载”功能,防止APP自动下载视频、照片等大文件作为手机的拥有者,要定期整理照片、视频,导出至PC上或其他存储介质上。另外一些社交聊天记录、APP记录数据等可以选择性删除,逐步培养成一个良好的使用习惯。

从“外修”起,则需要手机生产企业和APP运营商增强主观能动性,从技术上来解决。比如,现在有些手机注意到用户的内存焦虑,推出“超空间存储压缩”技术;再比如,某国产手机称重复文件只占用一份空间,低频应用无损压缩,最多可节省20GB空间。此外,手机APP兼容式发展,也可以大大节省应用占用空间。北京公共交通领域推出“一码通乘”服务,乘客使用三款APP中任意一款,均可刷码乘坐北京地面公交及轨道交通,这不仅可避免三款APP同用,也会让APP“瘦身”减肥。

当然,国家层面要引导APP运营商和手机生产企业,摒弃唯“大”是举观念,不能任其APP无限膨胀。全面提升APP科技含量,从“膨胀”型发展走向“瘦身”型发展,从碎片化发展走向科学融合、适度集中。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督促运营商在制作发布APP时,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用户拥有只选择与自身实际需求相关功能模块安装的权利。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