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打击乐”式拆迁动员,如此“文明”要不得
2023-09-07 19:19:44 字号:

“打击乐”式拆迁动员,如此“文明”要不得

青教计划.jpg

□雷颖轩 (重庆大学)

9月5日,江苏扬州一男子在网络上发布视频,实名举报多人闯入其家中敲盆敲凳,制造噪音骚扰逼迫他签订拆迁协议。该男子表示:“2023年9月2日至3日之间,拆迁办三河片区组织人员强行闯入我家,对我进行72小时的软禁,让我们感到不是人的感觉,不让我们睡觉,用我们的盆敲击,导致一直有噪音差点让我昏厥过去”。(9月7日 上游新闻)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征地拆迁难以避免。然而,由于权益损失与不确定性,社会破裂与亲情关系的破坏等原因,许多老百姓对拆迁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若想进行拆迁,合理合法动员沟通并进行相应的赔偿才是应有之义,利用软禁围堵,敲锣打鼓,噪音骚扰等方式进行对居民进行精神摧残实为强行逼拆,不合法,更不文明。

结合社会案例来看,目前征地拆迁普遍都与矛盾和暴力联系在一起。小到此新闻“打击乐”式拆迁,大到暴力征地引发流血冲突,拆迁矛盾似乎已成为当今社会长期存在且亟需调和的矛盾。毕竟,一旦冲突发生,政府和拆迁项目方都是输家,人民群众的利益也被损害。

征地拆迁为何频频与暴力冲突挂钩?首先是老百姓对于拆迁政策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真实完整的信息都无法让老百姓获取,他们的权益保障又从何谈起?又怎么让他们进行理性决策和有效抗争?其次,拆迁办的相关工作人员并未做到文明拆迁动员,这可以说是暴力冲突事件发生的催化剂。在实践中,一些拆迁部门在工作过程中随意简化程序或者不遵守程序的现象比较突出。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确立了“在房屋征收补偿过程中,行政机关不仅要做到实体合法,也必须做到程序正当”。软禁围堵,敲锣打鼓,如此“文明”的拆迁动员方式不但没有起到“润滑剂”和“调解员”的作用,反而激化了矛盾,使得双方都陷入了野蛮的逻辑闭环,协商拆迁因此变得难上加难。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关于拆迁后补偿安置的内容及专门规范匮乏,再加上监管虚设,利益博弈,拆迁方和老百姓间的平和对话难以进行,暴力冲突便频繁发生。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面对如此棘手的拆迁矛盾,地方政府不应成为不作为的“鸵鸟”,获得一时轻松而埋下隐患,不能罔顾职责尸位素餐,而应提高建设法治社会的能力,从源头治理此类矛盾。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城建规划、征地拆迁等重大事项,政府应完善风险评估等法定程序,与人民之间架起沟通和信任的桥梁,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有效协商,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相关拆迁执行部门也应与群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真正进行文明的拆迁动员,深入家中安抚群众情绪,保障被征收人权益,并多次进行跟踪回访,最大限度将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无论是枯淡冷寂的黑白戈壁,抑或色彩绚烂到极致的太阳,任何事物背后,“人”始终存在。因此,如果拆迁动员真正做到文明,做到以人为本,想必征地拆迁也不会走到“软禁围堵”“野蛮拆迁”的极端。

来源:红网

作者:雷颖轩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