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凡
职称乃众多教师之命根子,不仅是其能力与本事的象征,更是提升工资待遇之待遇,为了评上职称,不少教师常为之焦头难额、寝食难安。
近日,大连某中学为激励教师参加献血,竟然发出通知称,对献血之教师评职优先。(1月9日 红星新闻)
一石激起千层浪。职称评定本是社会敏感之话题,此消息一经媒体曝光,便引出媒体关注,网友为之议论纷纷。面对汹涌之舆论,该校则回应称,考虑不周。
人非圣贤,学校领导亦然。面对上级之倡导与要求,为“承担”社会责任,彰显为人师表者之良好现象,更为“领导者”脸上贴金,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情急之下,做出“考虑不周”之决定,在所难免。
利人、利己,献血本是好事,身为人师者理应主动参与,用行动展示师者之责任与担当。然献血并非想献就能献的,如身患传染性疾病,如身体本身就瘦弱,不符合献血条件,纵然是“心有余”,其结果也是“力不足”。
教师虽总体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然长年累月之辛劳与付出,难免有会个别教师,身患各种慢性疾病,身体状况“每况日下”,无缘参与献血,将二者挂起钩来,显然于无形中剥夺了其实现自我价值之机会,让其与更高级别之职称无缘。
职称评定对众教师而言,乃人生之大事,关乎其切身利益,关乎其声誉。将献血与职称评定挂起钩来,不仅违背了相关政策,而且势必人为制造了“机会不公”,剥夺了其职称评定之权利,加剧了教师们对“职称”的焦虑,显然是“歪嘴和尚歪了经”。
教师本是学校发展之重要资源,稍有远见之学校领导,皆深知这一点,皆千方百计关爱教师,为每位教师搭建起成长、发展之平台,让每位教师,都看到希望,有盼头、有奔头,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
现实中,虽大多学校领导能切实做到这些,但也有少数学校领导,总把“关爱教师”挂在嘴上,写在报告中,在内心深处视教师为“实现自身利益”之工具,为达到自己利益,不惜“牺牲教师”之权益。
就此事而言,表面似乎确属“考虑不周”,以此为理由,并非毫无道理,但冷静思之,实则透出了其不重视“教师之权益”,将自我利益摆在了“至高无上”之地位,透出了决策能力之短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办人民更加满意之教育,要赢得未来,抢占经济、社会发展之制高点。肩负教育发展之责的学校领导,理应登高望远,切实加强自身学习,胸怀“国之大者”,尽心尽力,为众教师扫清发展障碍,为其提供平等之机会, 给每位教师以平等之发展机会,都能获得人生之成功。
来源:红网
作者:尚凡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