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近日,网传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一车站现“高层次人才候车区”,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1月3日,齐齐哈尔南站工作人员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高层次人才候车区”是单独设置,座椅在20个左右,并不影响其他旅客候车。(1月4日 上游新闻)
网传视频中,车站候车区域一展架上,蓝底白字醒目地写着“高层次人才候车区”。齐齐哈尔南站工作人员表示,“高层次人才”不是车站自行定义的,而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认定,如果符合政府对于相关“高层次人才”的认定并具有相关证件,就可以在“高层次人才候车区”进行候车或者休息等待。对此,不少网友质疑:难道坐个车也要分出三六九等?
设置“高层次人才候车区”,当地政府的想法是好的,那就是给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好服务,让高层次人才感受对人才的尊重和敬意。不过,从设置“高层次人才候车区”的结果来看,显然这是属于好心办坏事,“过度关爱”本质上也是一种“事实伤害”。就像人们已经开始质疑高层次人才是一样的,因为设置了“高层次人才候车区”,而让同样候车的人对高层次人才产生了不好的看法。
实际上,设置“高层次人才候车区”就是多此一举。正如当地有关人员回应的那样:汽车站人流量不算太大,设置专门的候车区并不会影响其他旅客候车,也不会影响其他旅客乘车。既然乘车资源并不紧张,既然候车环境都还不错,那何必非要设置一个“高层次人才候车区”?
有人说,设置“高层次人才候车区”没有歧视其他旅客的意思,这与公共场所设置的母婴室、老人候车区差不多。其实不然,设置母婴室、老人区,主要是为了方便“身体不方便”的群体,这里的“照顾”是现实的需要。而人才不管是“一级高层次”,还是“二级高层次”都实在没有必要搞特殊,侯个车没有必要也要“高人一等”。
得人才者得天下。各地对人才的重视是好的趋势,只有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才能吸引人才,城市拥有了更多的人才,才能取得新的发展。可以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关爱人才是对的,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关爱人才可以奖房子、奖车子、奖票子,却不应该在公共利益领域“搞特殊”。比如,有的地方规定:人才看病不要排队,人才购药可以走绿色通道,人才子女上学可以照顾分数,还有的地方专门印制了“人才证”,甚至是有违章停车也不处罚的潜规则,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齐齐哈尔设置“高层次人才候车区”的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这样的“照顾人才”实属没事找事,引发舆论热议也就在所难免了。重视人才,也别做“并不高明”的蠢事。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