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中国奇谭》碾压《三体》,讲故事的方式不止一种
2023-01-06 21:31:39 字号:

《中国奇谭》碾压《三体》,讲故事的方式不止一种

青教计划.jpg

□许竣皓(重庆大学)

《三体》动画开播以来争议不断,目前豆瓣评分已跌至5.0,鉴于评分为持续下跌的态势,预计本周更新第六集后,评分将“破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月1日,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B站联合出品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开播,仅仅播出两集,豆瓣评分便获得了9.6的极佳评价。有网友对此评价,“以为《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的开局之作,没想到竟然成了顶峰之作。”甚至有人下断言,科幻作品无法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从中国传统汲取智慧。

讲好中国故事应当立足于本民族的艺术基础之上。中国人善于通过含蓄蕴藉的手法表达主旨与情感,《中国奇谭》正是出色的代表,它的剧本多处用中国古典意象,改编古代掌故,旨在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考与情感,同时适当的留白点到为止,更是引发观众无限遐思。从古代故事到科幻想象、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该剧中的水墨、剪纸等中国的审美情趣更是为出色的剧情锦上添花。本民族丰富的文化是世界所有优秀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

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不止一种,百花齐放才是文艺发达的表现。世界文化强国的科幻作品均有较高的水平。美国的科幻作品为现代科幻做出巨大贡献,几十年间不断涌现出不同品类的优质科幻作品,裹挟着美国价值观席卷全球。日本的科幻作品同样优秀,出现了《攻壳机动队》《新世纪福音战士》等符合日本社会价值观、反映日本社会现实的科幻作品。科幻作品是检验一个国家文化工业的试金石,考验一个社会如何理解现代社会的种种议题,为思想家的思想实验提供了一个天马行空的平台,中国故事同样可以通过科幻作品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2006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横空出世,经过十几年的版权之争与商业博弈,2022年末第一部《三体》的影视化作品终于上线,摆在中国影视行业面前的挑战才浮现出来,即如何将这一部享誉世界的鸿篇巨著制作出来。中国影视人应当思考破局之道,现在中国的科幻作品仍然不成熟,《三体》动画是走出中国影视的“舒适圈”的一次尝试。尽管此次尝试并不尽如人意,观众普遍认为动画并没有将《三体》原著中的黑暗深邃的幻想和复杂主旨表达出来,没有让观众看到即使在宇宙绝望的黑暗森林中,那一颗颗仍然跃动的心脏。人类的史诗如同儿戏一般,这是大部分观众无法接受的。

中国文艺作品百花齐放、文艺工作者百家争鸣,随着审美水准和欣赏能力的提升,影视工作者如何应对新的变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立足人民、源于生活,固步自封不可取,融会中外才算得上健全。

来源: 红网

作者:许竣皓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