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欣(重庆大学)
“熊”孩子一直是人们对调皮捣蛋孩子的戏称,近日,两个关于熊孩子的热搜引发网友议论纷纷,都是关于“熊”孩子的热搜,但网友对其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同样是“熊”孩子犯了错,两个热搜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懂事的父母会找到契机教育孩子纠正错误,不懂事的家长却总能找到理由推卸责任。
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和正面典例,对比之下家长的素质和格局高下立判。一个是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女子在优衣库试衣间被男童掀帘子,制止无果后反被家长骂“不检点”;而另一个则是1月5日江苏南通一10岁小男孩无意打碎店内价值千元的工艺品,家长与店员沟通后将其买下并借机教育孩子。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失职的“熊”家长。一味的护犊子,包庇孩子的错误只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只有正面指出孩子的错误进行教育,才是正确的选择。
千元赔偿买教训,为孩子的未来做出正确引导自然非常值得。但也有人对此提出疑问,损坏商品赔钱,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为何这样一件普通的小事也能登上热搜。被网友所夸赞的不是损坏赔偿一事,而是面对孩子犯错了,家长采取的态度让人们赞扬。在大家眼里理所当然的事,在某些家长的眼里却成了吃亏的“冤大头”。正是家长面对孩子犯错不同的选择,对比之下高低立见,这才引起网友的反思。
爱子,教之以义方。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的第一位导师,正确的事要多加引导,而犯下的错误就应该付出代价。优衣库事件中的家长,不仅没有对孩子严加教导,反而与女子争吵对其进行人身攻击进行辱骂,这将会给孩子未来的行事风格留下祸根;而打碎工艺品男孩的家长却心平气和的教导孩子,将其作为纠正孩子错误的良机。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熊”孩子的根源是不懂事的家长,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就应该用做人的到道理加以引导。孩子可能不懂事,但家长一定要明事理,家长有义务管束好孩子,不能以孩子的无知作为挡箭牌侵犯别人的权利。言传身教,为孩子扣好德行的扣子,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
来源: 红网
作者:杨雨欣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