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迅(重庆大学)
可语音、视频通话,精准确定孩子位置,碰一碰就能加好友……近年来,戴在孩子手腕上一寸见方的智能手表,因功能实用、趣味性强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然而,儿童智能手表暴露出的问题同样引发诸多关注,儿童智能手表也出现了功能冗余、诱导消费、侵犯隐私等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儿童“手腕上的安全”亟待守护。(2月7日 《工人日报》)
儿童手表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家长们的青睐,其根本原因在于契合和满足了家长实时掌握孩子位置和通话的便利与需要。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儿童手表一些趣味性和额外功能,更能增加孩子佩戴的热情,增添更多实用性等,也未尝不可。但凡事都应该有度,过多的应用软件、复杂功能会诱导儿童过度使用手表,沉迷于娱乐、社交、游戏之中,影响视力健康,耽误学习。
就现有功能看,游戏已经成为时下不少儿童智能手表的一种“标配”,但由于某些设计等方面的缺陷,比如免密使用、支付等,再加上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自制力较差,就会使得儿童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游戏里。不但失去儿童佩戴智能手表的根本意义,还会对实施儿童权益保护带来障碍,比如给目前正在实施的游戏“青少年模式”、青少年不得随意打赏等积极努力,打开一个“后门”,影响相关工作努力和治理的效果,实不应该。而且,部分儿童手表的应用商店管理不严格,对应用软件的审查不彻底,甚至基于利益考虑,有意放松管理,导致一些存在诱导消费、涉黄涉赌的应用软件,也混杂在其中,涉嫌侵占家长财产、危害儿童身心健康。
此外,由于目前不少儿童手表的操作系统没有任何权限管理要求,恶意程序可以在儿童和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轻松植入,并获取孩子的位置、人脸图像、录音等隐私信息,恶意收集、买卖和使用儿童信息,碰触儿童隐私保护红线,直接与《儿童手表》国家标准相悖,同时也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儿童信息保护规定的掣肘,乃至明显违反。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儿童手表的用户都是未成年人,主要是中小学生群体,其日常生活以学习为重点,且未成年人的心智并不成熟,自律性、自控力不强,辨识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手表上五花八门功能的诱惑而分心,影响正常学习。因此,厂商应以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为核心要素,减少儿童手表里不必要的功能,诸如游戏、消费、视频等,强化安全保护功能,让儿童手表更简洁、实用。
同时,面对儿童手表存在的功能乱象,应用程序暴露出的违规现象,监管部门也该行动起来,以全力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立场,依法严肃整治儿童手表市场,督促厂商规范经营、履行社会责任,对违法行为予以惩治,引导有序竞争,形成严格的市场约束效力。
来源:红网
作者:余迅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