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情(重庆大学)
近日,四川绵阳。一男子因13岁儿子体育考试只有18分,愤怒之下用后用武士刀吓唬孩子,不料发生意外刺伤儿子,最终孩子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离开人世。该男子也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2年。(2月8日 九派新闻)
“我只是最好的心办了个最坏的事”,该男子对儿子进行教育的出发点,的确是望子成龙的“好心”,但以刀相向的步步紧逼早已超出“好心”的范围,多重压力对“好心”的模糊让男子的行为越了界,最终酿成不可逆的大祸。
首先我们要明白,以武士刀吓唬孩子来达到促学目的的行为绝不是“最好的心”。古往今来,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对孩子的教育也都尽心尽力,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偶尔犯错、成绩失意,也会给予相应的惩戒和警示,罚跪、打手板等都是常见的形式,但拿刀对着孩子进行恐吓绝对是骇人听闻的。先不说管制刀具本就不能随意对人,尤其站在你面前的还是亲生骨肉,更何况武士刀还属于危险系数极高的军事武器。也许是孩子长期成绩堪忧在体育18分的导火索引爆时彻底逼急、惹怒了父亲,但再生气也不能以孩子的生命危险做赌注,下意识地多次以刀相向,也许前两次的吓唬没有发生意外,给了父亲可以以此威慑、逼迫孩子学习的错觉,但就算父亲对孩子具有监护人的权利,这也不是拿起刀刃的借口,这已不是能不能,而是该不该的问题,拿刀恐吓孩子绝对不是“好心”。
理智不会无缘无故下线,压力是造成“好心”变形的罪魁祸首。男子未曾将刀对向他人,说明他具有刀不向人的基本判断和理智,但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拿刀吓唬亲生儿子,这背后是无穷无尽的压力在作祟。单亲父亲养育儿子十年的确不容易,大多数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更为强硬,唱了更多的“黑脸”,语言或行为上的表达方式也更为生硬 ,长期的严厉管教下儿子的成绩仍然没有起色,这不禁会让父亲认为教育的严厉程度是否还不够,面对独自抚养儿子的义务和“子不教父之过”的责任,父亲已是压力山大。
事实上,儿子是付出了努力的,“我有在好好学”道出了孩子的委屈,但也许他的确在学习上见不到太快、太多的成效,父亲也许也知道孩子的努力,但仍然如此生气的背后,是“唯成绩论”和内卷化的竞争压力加剧。教育理念和学习观念的定型,各种请家教、拼团小区补课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彰显着一个赤裸裸的事实:分数在家长眼中仍然是第一位。因此,父亲的教育方式在面对孩子交出的答卷时,只有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孩子和父亲都倍感压力,长期高压下的二人最终也因绷断了最后一根线而失控。
只有学习好、分数高,孩子才能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这才叫有出息,这样的观念不改变,这样的压力就还是会存在,这样的偏激行为也许还会出现,行行出状元的个性化教育观念普及迫在眉睫。对“好心”的定义需要明确,对“好心”应当得到的结果预期需要调整,这样,真正的“好心”才会得到最好的“好报”。
来源:红网
作者:邓情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