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38岁未婚被带去做精神检查:新老婚恋观的碰撞需要“中和剂”
2023-02-06 19:42:34 字号:

38岁未婚被带去做精神检查:新老婚恋观的碰撞需要“中和剂”

微信图片_20230109154130.jpg

□邓情(重庆大学)

2月3日,河南新乡的“北漂”一族王先生因38岁仍未结婚被妈妈带去医院看精神病,检查结果无异常,王先生戏称是妈妈“病了”。据悉,这已是王先生连续第四年的返京复工“例行检查”。(2月5日 澎湃新闻)

每逢春节,我们总是避免不了催婚的话题,这背后其实是新老婚恋观的碰撞。但无论新旧,其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因为人的所处时代和经历不同,所以具体的选择也不同。因此,在维护家庭和美的过程中,新老婚恋观免不了会发生碰撞,也就更需要“中和剂”的调节。

首先,我们要理解老一辈婚恋观的保守,为制造中和剂“求同”,寻找公因数。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婚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其地位与事业齐平甚至有时超过了事业。因此他们也会有先成家后立业的思想,在他们看来,感情是可以培养的,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先婚后爱。结婚在他们眼里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保障,可以养老伴防老,也可以养儿防老。他们认为,就算结婚后难免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总归多一个人多一个依靠,平淡朴素、圆满完整的生活就是幸福。他们希望下一辈尽早成婚,是出于“为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做打算”的朴素心理,因此若是下一辈违背了这一意愿,他们就会着急、担心,甚至会因自己那一套思想观念被忤逆而怀疑下一辈的精神状况。但其观念的本质和出发点的确是为了下一辈好,只不过有时会有一些偏激。

感情是可以培养的,生活质量是需要计划的,这与年轻一辈的婚恋观是相通的,只是时代不同做出的选择不同。老一辈希望先结婚再培养感情,是早成婚且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惯例让其先追求稳定,认为婚姻是高质量生活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年轻一辈希望先培养感情再结婚,是离婚率上升和婚姻财产问题使其产生的自卫方式,也是个性化增强和独立意识觉醒带来的情感追求。他们认为结婚只是一个形式,三观的契合和意念的高度统一才是更重要的。在“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的时代,年轻一辈也十分清醒,如若没有立业,没有经济独立,没车没房,大概也无法在爱情上“将就”。就算是有人愿意了,也可能因生活琐碎和婚姻危机闹得人仰马翻,生活质量不增反降,既然如此,不如追求当下的享受和对精神伴侣的等候。长此以往,自然在年轻一辈里形成了绝不“将就”的潮流。

在新老婚恋观的碰撞中,我们不应论是非,也无法论对错,因为双方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对于催婚,我们可以保留“存异”的权利,只要有实力向老一辈证明未婚的生活也一样自给自足、美好幸福,那么偶尔迎合他们的无理要求,无论是相亲还是看精神病,也就当作是让他们安心的方式了。毕竟天下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模式行动,以催婚的方式来希望你圆满他们所谓的完整人生和幸福生活,那我们就以新的思想和适当的迁就来接受他们的关心和爱意吧。让我们起好这个中和剂的作用,减少家庭中因新老婚恋观碰撞而产生的摩擦。

来源:红网

作者:邓情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