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黑龙江大学)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又到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企业
今年3·15的主题是“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而回顾近几年里3·15这天的食品问题:猪血鸭血分不清、黑心作坊瘦肉精、山寨饮品
毋庸置疑,安全的食品才有市场,食品安全也理应成为生产者雷打不动的坚持,毕竟,只有保障了质量安全,才能有食品业的健康发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于生产者来说,食品的“安全”必须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苏丹红鸭蛋里有致癌物,三鹿毒奶粉导致逾30万儿童患病,硫黄熏制的生姜会让人体相关组织慢性衰竭……一旦发生问题,不是靠有关部门一次性地打击、短暂的监管就能够控制住局面的,更不是靠企业反思、道歉、整改就能弥补的。
企业应该明白,经济上的不景气还可以长远布局、来日方长,但是消费者身体上的损失,倾尽企业全部都无以为
然而生活中总有企业抱有侥幸心理,即使被警告、被要求整改,依旧屡教不改。对于这些企业,若“限制”对他们不足以构成威胁,有必要采取更严格的措施“遏制”其发展。
于生态,对于无法按期实现环境监管部门限期整改要求的排污企业,环保法曾采取按日计罚的措施,镇江一废物治理公司就曾因没有在要求整改的9天里采取举措,被启动了连续处罚的程序;于经济,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等部门曾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金融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意见》,其中包括“对屡禁不止的金融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和“双罚制”这两条措施。这几点也很值得食品行业参考。
按
还要注意,3·15不能只顾事前揭发不顾事后监管,不能让违规企业在这一天后就
3·15维护消费者的这一天,应该逐渐成为“365”维护消费者的每一天,让食品行业不再涉足3·15的“大雅之堂”,这才是照亮消费之心、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消费者健康的终极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张鑫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