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主播“儿子”坑骗老人:老年群体情感需求应予以更多关怀
2023-03-17 17:08:47 字号:

青教计划.jpg

□余蕾(中南民族大学)

央视3·15晚会收到很多投诉,为了骗老人买产品,一些网络主播在直播中编造“苦情戏”,装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帮助解决纠纷,结果无一例外都能机缘巧合得到号称能治疗疾病的产品,并且卖给观看直播的老人们。这些主播甚至以儿子的身份在直播间中喊话“所有爹妈们,呼叫回家,收到评论区回复”“爸爸妈妈,下方小黄车直接拼手速,给我炸!”#直播间的主播扮儿子专骗老人买神药#这一话题引发广泛讨论。目前,晚会上曝光的相关账号已经无法搜索到。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中也明确指出: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这些兜售“特效药”的主播并不具备专业资质,却利用剧情、植入产品,把一款普通食品宣传成特效药。那些宣称能治疗肿瘤的药片,实际上只是压片糖果;那些宣称有神奇功效、9年才能采摘一次的“天山雪莲”,实际上也只是皂角米。这种行为不仅触碰了我国法律规范的红线,还可能贻误老人的病情,错过治疗时机,造成生命危险。

然而,当我们对这些网络主播透支大众信任的行为口诛笔伐之时,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为什么老人们会对这类主播的套路深信不疑呢?不少网友甚至调侃道“亲儿子说的话还不如主播‘儿子’的话可信”。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折射出当代老年群体的情感缺失。老年群体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似乎被甩在了时代浪潮的后面。鲜少有人关注老年群体的需求,如面向老年群体的文化娱乐设施匮乏,相应的文化服务和适老化产品严重短缺。加上不少老人儿女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精神慰藉,往往处于孤独和凄凉的境地。这就为不法之徒留下了可乘之机。这些主播“儿子”以及他们设计好的剧情,恰恰迎合了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轻轻松松便骗取了他们的感情和信任。这并不能说老年群体是单纯好骗的,而是在警醒我们:当代老年群体情感关怀问题亟待解决。

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9.8%。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不单单是一个群体的问题,更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面对这一问题,我们的老龄工作还需要注重老龄事业与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为老年群体提供多样化、适老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为老年群体提供精神关爱,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我国已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虽然目前老龄工作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积极应对的态度从未改变。道阻且艰,行则将至,我们也坚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会越走越好。

来源:红网

作者:余蕾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