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打造班级“热搜榜”,让每一位学生被“看见”
2023-03-10 17:31:03 字号:

打造班级“热搜榜”,让每一位学生被“看见”

青教计划.jpg

□李金玲(广西大学)

“某某同学因浪费粮食而羞愧默写《悯农》”“今日热搜榜一,蔡某某已连续七日夺得打卡第一名”近日,成都的牟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在班级打造“热搜榜”的内容得到许多网友认可。该“热搜榜”分为红榜和白榜,红榜主要记录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好事,而白则记录了同学们需要改正之处。对此,学生和家长的反馈都很好,还追着牟老师更新“热搜榜”。(3月8日《海峡都市报》)

由该班级“热搜榜”的记录内容可知,这是一张公开表扬和批评的榜单。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热搜榜”通过借鉴学生们熟悉的网络热搜榜模式进行形式创新,又对榜单内容加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美化。这样的“热搜榜”,实际上是以一种创新方法做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让每一个学生被“看见”。

2001年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这一理念首先要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班级里每天更新的“热搜榜”,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实际体现出了牟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和了解。做到关注和了解的背后是牟老师为此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热搜榜”的素材来自牟老师的日常观察和学生们对班级事情的主动分享。这一方面可见牟老师的认真与负责,她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能够细心观察班级动向并额外花时间制作榜单;另一方面可见牟老师善于与学生沟通,悉心倾听学生的分享,拉近师生距离。

面对媒体采访牟老师说:“去‘看见’每一个孩子,这只是一个教育人做了应该做的而已。”牟老师通过打造班级“热搜榜”,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孩子被“看见”,帮助每一个学生得到成长。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帮助学生进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班级“热搜榜”关注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动向,其中的表扬和批评经过语言美化后更能打动学生的心,促使想要上红榜的学生会更加积极努力,被匿名批评的学生则更容易虚心接受并改正。这样的做法,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无形中督促学生们追求进步,最终带动班级风气积极向上。

班级“热搜榜”是一种教学方式上的创新,也是牟老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给予每一个学生真诚的细心与关心。对此,我们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也希望有更多具有创新力、感染力、鼓动力的教学方法出现在网络“热搜榜”上。

来源:红网

作者:李金玲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