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韶关学院)
3月28日,澎湃新闻发布一篇新闻《“想成为柯洁”的天才少年,要去学按摩了》,引发社会关注。新闻中的视障少年徐光霖颇有围棋天赋,曾多次获奖。但由于生病、心理、经济等各种原因,在他成才前,他的父亲想送他去特殊教育学校学按摩。
我们可以看到,在围棋上有点天赋的视障少年徐光霖,在追求成为围棋职业选手梦想的路上,遇到比普通人更多的困难。首先是他用的盲棋棋盘在市场上不便宜也不易买到,他的父亲需要花一千多元托人从日本买。其次,是教他学围棋的老师和正规的棋社少,很多老师还是出于善意免费帮他。由于他是视障人士,他还面临更大的压力。他的父亲希望他可以凭借下棋生存,外界希望他能成为盲人中的“天才棋手”,这无形中也在增大他的心理压力。当普通孩子在围棋这条路走不通,会选择传统升学的路,而他只能选择的去特殊教育学校学按摩。
视障少年追求围棋梦想的经历是视障群体的一个切面,我们从中看到整个视障群体的现实困境。
根据中国残联数据统计,我国有约1750万视障人群,相当于100个人里,就有1个视障人士。而对于视障人群,社会普遍印象是“盲人按摩”,而事实上很多视障人士都会选择按摩作为职业,这是由于社会认为按摩是视障人群“最适合”的职业。久而久之,视障人群能选择的似乎只有按摩这一职业。《纪录片盲人不按摩》中说:“(社会)用它想象的那个群体特征,去给整个充满差异性的群体,去安排一个职业选择”。
新闻下有网友评论“按摩和下棋,都是人生中生活方式,没有本质区别”“按摩没什么不好”。确实,按摩作为一个职业没有什么不好,不好的是视障人群只能按摩。他们像徐光霖一样有着下棋等其他兴趣爱好,他们也想选择其他的生活方式,但因为他们的视力障碍却没得选择。
视障群体逐渐意识到并争取更多的权利,首先是教育问题。2014年,第一位视障高考生李金生,为视障人群争取到参加普通高考的权利。2015年,《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的发布,在制度上保障了视障者参加普通高考的权利。然而视障人群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可以参加高考,但是很多大学针对视障人群,只开设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和音乐表演专业。他们在就业和考研等问题上,仍然比普通人更艰难。2019年,一名视障人士应聘南京盲人学校的教师岗位,笔试、面试成绩均排名第一,但由于视力不合格被淘汰。2020年,一名盲人女孩报考陕西师大研究生,陕西师以没有能力对其进行培养教育,无法提供盲文试卷的理由拒绝。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依靠科技的发展,视障人群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多。化名白马的视障人士成为直播博主,他的观众也全是视障人士。化名科科的视障人士是一家公司的程序员。广州一名视障人士盘铭径成功考过法考,当上一名律师。但这些只少数,大多数视障人群还是只能选择按摩这一职业来生存,他们不被看到,也无法发声。他们的困境应受到重视,他们的处境应该被改变。
一名导演将视障少年徐光霖的经历拍成纪录片《盲弈》,她说:“我非常希望借由这部影片,整个社会对残疾人提供多一点的帮助和机会,让他们也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和机会”。借用她的话,笔者也希望,每一次有关视障人士的新闻,都可以让社会更加关注这个群体,以社会之力改变他们的生活困境,让他们有更多选择和权利,而不只有盲人按摩这一条路可走。
来源:红网
作者:李蕾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