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图书馆设“发呆区”走红,值得其他高校来“抄作业”
2023-03-24 16:08:01 字号:

图书馆设“发呆区”走红,值得其他高校来“抄作业”

青教计划.jpg

□马婧(广西大学)

近日,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设置的“发呆区”走红,引发网友关注与好评。学校图书馆馆长王忠政表示:发呆的本质是“思考人生”,设置“发呆区”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学习之余的放松、放空、激发灵感的地方。学生可以在远眺发呆的时候思考人生,追逐梦想。(3月24日《南方都市报》)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和工作压力,时常处于一根弦紧绷的状态,缺少放松和休息的时间。而当人一直处于高压状态下,无法进行有效的舒缓和情绪管理时,会对生活、工作和社交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快节奏的生活加速燃烧掉我们的精力,剩下焦虑等一地的情绪残余,而停下来发呆正是“刹住”快生活的脚步,让我们的节奏慢下来,对我们的精神进行无声的“按摩”。

有研究表明,经常处于松弛反应状态,可以使机体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维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状态,可以有效地改善争强好胜、易急躁、常有时间紧迫感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性格特征。

事实上,大学图书馆设置“发呆区”也是为大学生在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中,提供允许他们放慢脚步思考、享受休闲时光的场所。大学生可以在“发呆区”吹着微风、发呆放空,让身体和情绪处于松弛的状态。

发呆也是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反思复盘的过程。我们在发呆的时候脑海中会不自觉地去想:“我刚刚是不是这样做更好?”“我或许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等等问题,此时我们的内心是沉静的,这是发呆给我们营造的一个沉浸式自我空间。在发呆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将一切烦恼抛之脑后,无意识地审视自己现在的处境,剖析可以改进和更加完善的地方。通过自我反思去审视自己一天的行为,进而会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重新梳理和定位自己。

发呆也是通过思维漫游从而迸发创造力的过程。在发呆时我们的思绪处于无边无际的漫游中,我们的身心是放松的,心中没有杂念,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更容易在不经意间迸发出来的一些绝妙的点子,找到创作的突破口,激发新的灵感。

不仅如此,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项目里,首次推出的“5125”健康生活理念中就提到: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在发呆时,α脑电波会加强,这种特殊脑电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缓解焦虑不安等情绪,减压力。

所以,“发呆区”值得高校学习推广,在熙熙攘攘的现实世界中,越是喧嚣嘈杂,越要找回心灵深处的平静,“发呆区”可以让学生学会让大脑暂时放空,腾出空间去储存更加美好的时光。

来源:红网

作者:马婧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