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掉进手机里的“留守儿童”急需被打捞
2023-03-01 16:15:24 字号:

掉进手机里的“留守儿童”急需被打捞

□吴睿鸫

沉迷手机低龄化 “仿佛掉进手机里去了”,春节刚过,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不久前,该课题组对外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玩耍,其中,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手机游戏。(2月28日《中国青年报》)

这份题为《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涉及河南、湖北、湖南、江西4省共10县(区),根据选取上万样本发现,玩手机时间增多、触网年龄提前的情况,在留守儿童中正“愈演愈烈”,这份调查报告非常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乡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课题组调研发现,在华中地区的一个山区县,近3年曾发生两起学生因手机被没收而轻生的极端案例;有的留守孩子为了打游戏连续5天5夜不睡觉,甚至出现 “游戏大神”比“学习尖子”更受追棒的现象。这些固然是极端案例,以及发生的特殊情况,但其背后所暴露出的问题,亟待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加以解决。

留守儿童,大多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看,老一辈也许囿于文化教育水平所限,并不明白手机都有些什么,也并非知道防沉迷的概念。有的孩子借网课、做作业,来欺骗这些老年人,甚至还拿老人的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骗老人刷脸,顺利通过防沉迷系统的验证,从而防沉迷化为无形。

从另一层面上分析,随着留守儿童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的频频出现,在不少留守老的眼里,与其让孩子外边玩耍,倒不如在家打游戏、玩视频,这样相对安全,也因此,留守儿童的祖辈们,没有极力阻止的强烈意愿。

显然,将掉进手机里的“留守儿童”打捞出来,首先要强化留守儿童的祖辈们宣传教育,使其切实履行监护责任,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做好日常家庭教育,切实避免孩子通过“爷奶辈”账号频繁上线,让“防沉迷”政策变成一纸空文。

政府要提供农村娱乐文化公共产品,在乡村多建设一些阅览室、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可供留守儿童活动的公共场所;通过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服务团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当然,将掉进手机的“留守儿童”打捞出来,最为根本的治本之策,将留守儿童变成“跟守儿童”,到城市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从而让他们多一份来自父母的呵护与亲情,少一份生活与成长的压力,通过家长的不懈努力,让孩子慢慢远离网络游戏。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钟星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