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风吹麦浪风景背后,我们能否多关注农人的栉风沐雨?
2023-05-31 16:07:51 字号:

风吹麦浪风景背后,我们能否多关注农人的栉风沐雨?

88148d014c4c483f82228f5274bb2ca2.jpg

□汪小娟(郑州大学)

小麦青青,大麦嫩黄,柔韧的麦秆随风起伏,远望麦田连绵无边,静听南风沙沙作响,田野里,“风吹麦浪欢”的诗意在荡漾。而这起伏的麦浪是又是多少农民的希望!

5月29日,#河南79岁老农手捧发芽小麦抹泪#登上热搜榜。据上游新闻报道,河南郑州因连续降雨,中牟县郑庵镇一79岁老人家里的麦子出现发芽状况。视频中,一位白发老人,颤抖着摸着已经发芽的小麦,举起另一只手用袖子擦了擦眼泪……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老人在做戏,“真的有那么严重吗”之类,但对于农民来说丰收便是财富,只有不断劳作才能创造财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公布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7元。一亩地是666.67平方米,正常年份小麦亩产量1000斤,而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要90多天。在小麦种植时,农民需要选择合适的小麦种子、适宜的种植土地,在播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土地处理、播种、施肥、浇水、杀虫、成熟期收割等,同时小苗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施肥,施肥技术十分讲究,按照一定的时间、生长状况进行施肥,从而才能为小麦的生长奠定一个良好的环境。农民付出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收益却甚微。

我们习惯于欣赏那一片丰收的美景,却经常忽略背后农民伯伯的不易与心酸。犹记得今年三月份《河南日报》发布了一篇文章,发布不久后被网友攻击后删除该篇文章。文章中写道“河南春天的麦田该有多治愈,大地上满是绿色写下的诗句”。网友指责《河南日报》不懂农村人的辛苦,《河南日报》口中的治愈是农民无数个起早贪黑的日子,是无数烈日下的暴晒,是一天又一天周而复始的辛苦劳动。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每年因气象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超过500亿公斤,其中旱灾损失最大,约占总损失量的60%。若是人为能控制的灾害倒也还好,但是“与天斗”,农民是苦不堪言,无奈与心酸,悲伤却无力。

田地中的金色麦浪是农人用辛劳和汗水浇灌出来的。热议沸腾之下,我们应该强调和捍卫的是如何保障农民的切实权益。揆诸现实,农业是国家的第一产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我们应当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让农民拥有基本的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一方面,要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多方面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大力普及农业保险,提高小农户农业保险投保率,提高农业农村自然灾害保险保障水平。这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过程,但也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

来源:红网

作者:汪小娟

编辑:钟星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