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瑞莹(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真的是子女不想与父母交心沟通吗?不是的,他们想但是他们“怕”了。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法律说,父母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子女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父母与子女之间不仅在事实上具有血亲关系,在法律上具有抚养和赡养的权利义务关系。学校教导讲,孩子是上天给予父母的礼物,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明明是这样密切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了“害怕”。
幼儿时,我们初降世间,需要父母的庇护照顾,父母也乐于付出时间和精力照料我们。父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大英雄。将我们庇护在“披风”之下,用自己最优的经验教育引导我们的行为、生活。
“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听我们的准没错。”
“嗯嗯嗯。”
少年时,我们探出脑袋,短暂离开父母,接触“披风”以外的知识,父母付出资金与精神支持我们,父母好像并没有那么无所不能。小孩发现离开“披风”也可以生存,大英雄开始慌了。
“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听我们的准没错。”
“嗯,其实我觉得……”
“你觉得什么你觉得,学会顶嘴了!”
工作后,我们也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大英雄。拥有了自己的“披风”,父母有时的“无所不知”的固执,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使交流总以吵架结尾,沟通成为令人“害怕”的事情。儿时大英雄的形象开始不再高大,大英雄呐,我“害怕”了。
“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听我们的准没错。”
“嗯嗯……对”
和平的沟通要比争吵和冷暴力更有效。以平和的心态,与父母坐下聊聊天,讲讲成长的无聊小事,听听他们的柴米油盐;停下脚步,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们你内心的想法;把关注点转向父母,听父母坦白他们观念和需要背后的原因和故事。 一般来说,子女和父母无法沟通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和子女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观念和想法不一致,且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退让。退一步,讲述观点后的做法与自己考虑到和即将承担的后果。
孩子与父母之间矛盾可以化解,不要紧张,不必“害怕”,与父母坐下聊聊,重新认识一下那个执拗的“小老头”,心与心的距离从未变远。
来源:红网
作者:候瑞莹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