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辉
今年“五一”假期运输期间(4月27日至5月4日),广铁集团管内各站累计发送旅客1956.4万人次,到达旅客1802.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5%、169.2%,恢复到2019年的131.1%、120.4%,日均发送旅客244.6万人次、到达旅客225.3万人次,发送、到达旅客总量、日均量均创历史新高。(5月4日 中国新闻网)
在这个最火“五一”,人流物流往来不息,活力中国烟火气满满,“诗和远方”触手可及。在流动的“五一”,我们感受“流动的中国”繁荣发展的活力,在这流动的脉动里,我们也体味别样的情怀与担当。
客流持续高位运行,一个个“历史新高”背后,是科学合理的运力的安排,是加班加点的工作,是平凡铁路人的坚守与担当。5月1日凌晨5时05分,广州动车段长沙动车所随车机械师刘金林已来到沪昆库乘务队派班室,为当天的值乘任务作准备;5月2日上午9时,株洲机务段检修库内,54岁的检修工廖继斌已登上2.5米的作业架,开始为列车“修脚”;在吉衡铁路云阳山隧道内,桥隧工6时许已开始作业,这里每天会响起3万多次敲击声……在“五一”期间,他们与家逆行,成为人流中最美的一抹风景。
“五一”节放假,但安全从不放假。假期里,向着“诗和远方”奔赴的美好,守护“诗和远方”的情怀与担当,汇成暖暖的“五一”,也汇成了活力满满的中国。根据文化和旅游部3日晚数据,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出行旅游热度攀升,热门餐厅一“桌”难求,夜间游方式层出不穷,人流涌动、消费火爆,“流动的中国”活力澎湃,温情满满。
流动的“五一”,也是观察中国的一扇窗口。在这个“五一”,我们说走就走,坐着高铁看中国,看到的不仅是亮丽的风景,更是快速复苏的经济与蒸蒸日上的生活。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这是人民与政府的“双向奔赴”,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与强劲活力的有力见证。
流动的“五一”,活力满满的中国。流动的“五一”有力表明,“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在人来人往的站台,在一次次的出发与抵达中,我们也分明看到,“中国号”高铁正满载希望,稳稳前行,势不可当。
来源:红网
作者:胡辉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