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庆余年2》杀青,“续集魔咒”真的破不了吗?
2023-10-19 17:19:36 字号:

《庆余年2》杀青,“续集魔咒”真的破不了吗?

评论之星3.jpg

□白可欣 (防灾科技学院)

10月17日,演员张若昀在微博发布一封给 《庆余年》男主人公范闲的信,同时宣布,《庆余年2》顺利杀青。这条微博一经发布就冲上了热搜,网友纷纷表示“千呼万唤始出来”。《庆余年》在2019年播出后,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对于第二部迟迟未能面世有很多传闻:主创团队凑不齐、剧本写不出来等等,在演员阵容、剧照相继发布后,很多传闻不攻自破。同时,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续集魔咒”的讨论,在这个问题上,观点众多,但大致可以认为,虽然破解“续集魔咒”是可能的,但却相当困难。

续集在口碑和评价上难以达到前作的高度是国产电视剧续集的“魔咒”。一方面,许多观众“跪求”喜欢的电视剧能出续集,同时对于续集期待较高,希望能够看到前作的延续和突破。另一方面,出品方们紧握手中的“IP”大牌,乐此不疲的制作续集。然而,在创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续集的品质往往难以达到前作的高度,扑街的作品也不在少数。“续集魔咒”也由此诞生。

出品方没有续集规划意识是“续集魔咒”出现最主要的原因。不难看出,大部分剧集都是等剧播火了,才真正开始规划续集。这也就导致了很多问题,首先是前剧讲述的太满,续集的剧本很难有拓展和延续。其次就是很难凑齐原有阵容。毕竟第二部的合约都需要重新签,但演员的名气变化、演员是否有档期,都会直接影响着能否再次达成合作。很多出品方和编剧为了规避掉这一问题,都在与前作保持微弱的联系下,开展一个全新的故事。例如《欢乐颂3》,虽然顶着《欢乐颂》这个IP,但是人物、剧情、主创团队和前作完全不一样,这就让很多观众无法接受,口碑大跌。

“续集魔咒”形成的原因不仅仅是创作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市场和商业因素。在现今影视剧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续集往往被当作商业投资的延续。制片方和投资方往往更加注重票房和市场表现,而忽视故事和创作的质量。这种商业化导向的影响使得续集往往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原创性,只是机械地延续前作的故事框架,这也导致了续集口碑不佳的现象。

归根到底,要打破“续集魔咒”,就需要电视剧制作方具有前瞻性和长期规划。在兼顾剧情逻辑和质量的基础上,不要把每个故事都讲得那么满,给角色未来的感情和成长留一些空间,为后续故事留一点余地。这需要制作方以更高的智慧去权衡和协调。当然,无论是提高剧本原创能力,还是提升原创作品市场前景的判断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很大的耐心和能力。因此,要把生产热门IP续集作为繁荣市场的突破口,影视创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反观《庆余年2》,就公布的演员阵容和剧照来看,在维持了前作的原班人马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实力非凡的老戏骨,服化道也延续了前作的精致。总的来说,《庆余年2》有望破解“续集魔咒”。虽然破解这个问题很难,但并非不可能。制片方和创作者应该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续集创作,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精彩的续集作品,助力中国影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来源:红网

作者:白可欣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