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摒弃“唯门票经济思维”道阻且长
2023-10-25 08:50:32 字号:

摒弃“唯门票经济思维”道阻且长

□黄跃成

10月21日,多位游客表示,四川巴中市南江县米仓山景区超负荷接待游客,导致大量游客夜晚滞留山上挨饿受冻,引发关注。10月22日晚,米仓山景区对外公开发布致歉信。(10月23日 《南方都市报》)

人挤人、人从众,近期旅游市场火爆景象随处可见。如黄山景区游客在厕所过夜、夜游古武当山几乎被“挤爆”等新闻,都直接反映出了部分热门景区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营景象。一些网红景点也因客流暴增,自身接待承受能力远远无法满足游客需要,无法预约,进行分流限流,甚至被迫关门谢客。如今四川巴中大量游客夜晚无法下山受困山上挨饿受冻,显然就是接待能力不足的原因。现在景区诚恳道歉,还作出可免票入园一次的承诺。但是,对待事件暴露出的问题短板,不能仅仅是道歉,还应该好好反思改进,多从思想根源去正视和解决服务质量提升的大问题,尤其是摒弃“只管卖票进门,不管服务质量和效果”的门票经济思维。

诚然,门票收入是景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多卖票增加收入,而且还能满足游客进入景区的需要,按理来说,这也是一个双赢行为,毕竟,景区放更多的人进来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也是满足游客的需求。不然的话,把游客挡在门外,让游客因为限流等原因无法进园,游客心理不舒服,也会给景区带来舆论压力,以及社会负面影响。

可是,安全重于泰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限流、预约制度,是景区管理的安全大事,也是景区的一种自我保护。一是确保游客安全,杜绝人满为患可能引发的踩踏等安全事故发生;二是保护旅游资源,山水和文物古迹不能再生,这样宝贵的资源有一定承载能力,超负荷就是一种伤害;三是旅游体验不仅仅是看风景,还有旅途过程中的服务,超负荷运转的景区,服务很容易打折扣,自然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服务体验感知,会降低景区的印象分数;四是现在旅游市场正处在新的市场发展浪潮,发展创新方兴未艾,事实也证明,单靠门票收入去推动景区发展已经不是一条“万试万灵”的宝典,许多景点正实现免门票等创新,拓展市场领域,再固执坚守唯门票经营思想显然和现代市场发展并不对拍,尤其是为了门票收入和限流等规定,和安全管理对着干,无论从那个角度都不会得到社会广泛支持。

或许有人说,限流、预约机制是当年为防止疫情传播而定的规矩,现在疫情不再实现严格防控制度,这些规定应该废除。此时此刻,无论是从经济发展大局或者群众旅游需要,都应该好好抓住市场热潮,多卖票增收入,多满足游客旅游需要。但旅游市场不是一窝蜂的短期经济,他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长期共存,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也因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完善。人满为患,看似是人多的因素,其实还存在着能力建设不足、服务水平不够高、经营思维局限守旧、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要改变人多拥挤,上山下山都不容易等旅游中闹心的问题,科学限流、预约自然是个不错的办法,一定程度上应对和化解风险危机。如果再加上景区自身的服务能力的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以及市场拓展意识的创新发展等,相应问题更会迎刃而解。既让游客有高质量的旅游体验,高高兴兴而来高高兴兴而归,又能提升景区的知名度,打造更好的口碑效应。

让游客不滞留山上,需要经营服务思想的转变,安全思想的不断牢固,更需要对服务质量第一思想的探索和追求,而不是出了问题,一声道歉了事。

来源:红网

作者:黄跃成

编辑:胡书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