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网瘾老人”引热议,担忧之余是在呼吁更多关爱
2023-10-23 20:39:08 字号:

“网瘾老人”引热议,担忧之余是在呼吁更多关爱

微信图片_20230926142005.jpg

□孙雅茹(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10月23日,迎来了今年的重阳佳节,而关于老年人的话题在舆论场上再次得到了关注和热议。根据光明网报道,重阳节前夕,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父母在直播间染上‘网瘾’怎么办”的问题发出了一项消费提示,旨在提醒老年消费者不要过度沉浸于网购和网络直播。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老年网友的数量快速增长,他们每天上网、刷手机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与之而来的是,老年人沉迷网络、轻信网络谣言、热衷网络购物、被诱导打赏等问题。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有51%的中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他们被贴上了“网瘾老人”的标签。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适老化改造策略的不断推进,不少老年人前脚刚越过“数字鸿沟”,后脚便陷入“数字沉迷”。对于老年人频繁上网、沉迷网络这一事件,不少年轻子女瞬间“破防”,表现出隐隐忧虑。老年人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较晚,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相对较慢,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而大数据技术不断迎合老年人的兴趣与需求,个别企业更是为了赚取利益,故意在产品中内嵌针对老年人的成瘾设计,堂而皇之把老年用户当“韭菜”。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弱,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盯着手机屏幕,会对视力、脊椎等造成严重影响。每天花大量时间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上,必然会压缩其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时间,甚至可能因社交缺乏、沉溺虚拟而造成孤僻、偏执等心理问题。

老年人能够主动触网,享受到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这本是一件可喜之事。但如果上网时间过长,过度沉迷其中,则会对身心造成严重影响。究其本质,“网瘾老年”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给予老年人的精神满足和他们实际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大多数老年人都是已经退休或是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他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但在网络数字化技术发达的当下,他们与子女面对面沟通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更多是网络上的交流,其现实孤独感难以言喻。从这一层面看,老年人在互联网上建立社交联系实际上是一种抵抗孤独的方式。而短视频等不仅提供了方便的直播购物体验,更是老年人了解外部世界的平台,以手机为载体进行上网成为老年人与遥远亲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进行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其寻找和建立属于自己价值共同体的途径。

老年人面临的“网瘾困局”,成功解决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发出担忧加以制止,而在于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并加以满足。其实,子女的关爱和陪伴才是打破老年人沉迷网络的“解药”。所以,我们既需要尊重父母在网络世界中的探索,又要积极倾听他们的内心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陪伴。这样,我们才能帮助他们摆脱对虚拟世界的沉迷,走出那张看似无边的“网”。

来源:红网

作者:孙雅茹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