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馒头成“网红”?“新中式”并非餐饮业发展的捷径
2023-10-25 16:24:37 字号:

馒头成“网红”?“新中式”并非餐饮业发展的捷径

第九届评论之星.jpg

□吴美兹(重庆大学)

近年来,餐饮创业里面开始刮起了一阵做“新中式馒头”的风。咸蛋超芋馒头卷、香蕉可可花生馒头卷、桂花芋泥贝果馒头、伯爵茶奶酥馒头、野蓝莓贝果馒头、南瓜芝士培根馒头……要不是看见馒头这两个字,真的会以为自己是在面包店。无论是从名字还是外形,都和面包非常相似。一些“新中式馒头”成为爆款单品,还有一些门店,则被评价宰人“黑店”“只卖甜馒头,还死贵”“又贵又难吃”的评价。第一批“新中式馒头”店,已经开始倒闭了。(10月24日 封面新闻)

所谓“新中式馒头”,实则是日常食品的又一网红化。一方面,它被当作欧包、贝果的平替,另一方面又被认为是传统馒头的升级版。这种看似一升一降的“地位”的改变,实际上依旧是“新壶装旧酒”,与其他一时爆火的网红小吃并不差别。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网红产品的确在短时间内为商家创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它们能吸引的消费力也让不少餐饮业者参与其中。

然而,这种造型新奇可爱,“面团加馅料”的组合也如同其他网红美食一般,终究只是昙花一现,且为消费者所诟病,归根结底在于“不便宜”和“不好吃”。而为了弥补这两缺点,商家为其加装上“低糖低油”的设定,企图打着“健康食品”的旗号,掩盖其性价比低、难以下咽的事实。所幸,近年大众对养生的注重也让大众对这类所谓“健康”的食品容忍度提高,于是“新中式馒头”的继续存在和溢价都显得合理许多。不过,这种说服“战术”向来无法长久。

当馒头被玩出新花样,馒头是否还是馒头?众所周知,食物的本质是可供食用的物质,美味是主要,外观则是其次。餐饮业者为提高销量改变食物造型一事本就无可厚非,只是并未理解何为推陈出新,将重点放在吸睛,迎合“打卡文化”,反而食物最本源的元素——味道,却退居其次。这也正是各种网红小吃迅速落寞的原因,再火爆的“初尝”也敌不过持续的复购。如何将“草”深种,才是各餐饮业者需要专研的问题。

餐饮业的长久发展讲究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口碑,和如同细水长流般的经验积累,无非就是让顾客记住“这一味”。“新中式馒头”未必不是一次优秀的创新,只是网红小吃这条赛道过于拥挤,像馒头这种大众早有定义的传统食品,实在不适用“网红化”的套路,因此这些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新中式馒头”店,若不尽快找到持续发展之道,也终究是海市蜃楼。

来源:红网

作者:吴美兹

编辑:钟星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