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预防“节后综合征”,先打破“假日狂欢”报复性娱乐心理
2023-10-07 16:43:45 字号:

预防“节后综合征”,先打破“假日狂欢”报复性娱乐心理

评论之星3.jpg

□郭恒熠 (山东大学)

10月7日,中秋国庆双节法定假期结束,各行各业复工。(10月6日 澎湃新闻)

伴随假期结束而来的,则是“遍地哀嚎”。网友们的评论令人哭笑不得——“写不完了”“一觉睡了七天”“现在就给自己挖坟”“后天上班,现在就已经开始难过了”……每年春节、国庆黄金周过后,便是“节后综合征”高发期。

面对“集体叫苦”的朋友圈,这似乎已经渐渐成为年轻人中的“正常现象”了。似乎,各种“节后文案”,能够微妙地证明“我追求的是假期般美好的生活”。然而,人的成熟表现在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科学调控情绪。“节后综合征”始终都不是值得追求的健康状态。节后过度的焦虑、倦怠容易影响正常的生活,因此,我们要保持警惕,不做情绪的奴隶。

焦虑为何总在节后?这恐怕与假期间“报复性娱乐”的心理有关。不容否认,当代年轻人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在日常工作中积攒已久的疲惫需要找到发泄口。于是,“报复性熬夜”“报复性消费”“报复性娱乐”等“报复性”行为得到越来越多的合法性。

然而,这却并非良策。弹簧在绷得太紧后猛然松弛,必然会丧失弹性,甚至出现断裂。“报复”过后,再难以回到之前的工作强度,于是工作累积、继续熬夜、疲倦加倍、继续“报复”,如此恶性循环不断……一次“报复”带来一时满足,次次“报复”必然会招致身心疾病,可不是“节后综合征”这么简单了。“报复性”行为也不是追求自由的表现,自由从来就是带着镣铐的舞蹈,没有无下限的自由。心脑疾病、抑郁症等在年轻人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恶果到来之日,便是再无自由之时。

于是我们便要反问,当假期来临,就一定要熬夜、远游、暴食吗?当假期结束,就一定要困倦、焦虑、绝望吗?换句话说,平时的学习工作之中,难道不能高效工作、适时娱乐、放松身心吗?假如膜拜“假日狂欢”、承认“节后综合征”,那么也就同时否认了“劳逸结合、平衡生活”的可能性。显然,这并非众望所归。

有人说,“熬着最长的夜、用着最贵的面膜”,是当代年轻人的生动写照。年轻人们甚至还掀起了一阵“养生热”。可见,年轻人并不是不关心生活的平衡,只是不妨采取一些更温和的方式、学习一些“中庸之道”,不必如此“大开大合、反复横跳。”毕竟,身体和生活都经不起折腾。

“盈满则亏,过犹不及。”努力将生活节奏保持在合理的区间,既是自我负责,又是长久之道。由此看来,预防“节后综合征”,还要先打破“报复性娱乐”的狂欢心理,做“理性而幸福”的人。须知,热爱生活,不止在假期。

来源:红网

作者:郭恒熠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