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卫兵
浙江首个劳动者工资保障险试行已超过百日。为解决欠薪这一劳动者的“揪心事、烦心事”,“世界超市”浙江义乌市于今年8月率先创新推出劳动者工资保障险,由政府为全体劳动者向保险机构购买“工资保障险”,实现欠薪“先理赔、再追偿”,保险公司在接到理赔通知书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欠薪全额赔付到劳动者个人账户。(11月23日 澎湃新闻)
工资保障险实行先理赔、后追偿的工作流程,劳动者薪酬得到有效保障。以往,欠薪事件中,劳动者领取薪酬之路可谓路漫漫。向欠薪老板索要,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向信访部门集访,有的人甚至跳楼、自残,采取极端方式讨薪,即便如此,也未必讨到全部薪水。推行工资保障险后,只要保险部门认定企业欠薪,即可进入理赔流程,然后在签订理赔协议后三个工作日内,将欠薪全部打入劳动者个人账户,劳动者的薪酬不仅拿得快,而且拿得全,劳动者的血汗钱得到有效保障。
工资保障险改变了劳动者讨薪的弱势地位。以往劳动者是讨薪的主体,有的劳动者往往法律意识不强,文化素质不高,未能及时、全面掌握企业欠薪的合法证据及相关材料。有的企业老板明明有钱,依然拖欠劳动者工资,希望不给付或者打折给付。对此,劳动者无可奈何,要么认亏,要么被迫采取一些过激手段逼迫老板还钱,酿成社会恶性事件,引发社会秩序管理混乱。现在,劳动者投了工资保障险后,讨薪主角是保险公司,与欠薪企业是单位对单位的关系。保险公司里设有法务部门,有专职律师负责欠薪诉讼;同时,保险公司审查欠薪案件时,欠薪企业所在街镇或者市人社局会介入协调,利于保险公司收集、锁定企业欠薪的事实、证据,为法庭诉讼追讨欠薪提供有利条件。可见,在法律知识、工作能力上,保险公司比乌合之众的劳动者要强许多。
工资保障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有效手段。劳动者为企业工作,企业向劳动者支付薪酬,这是天经地义之事。企业欠薪不合法、不道德,应该严厉制止和打击。如今,劳动者工作流动性较强,今年在这个城市,明年可能到其他城市工作。如果一个城市欠薪事情过多,必然影响劳动者的工作报酬,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劳动者可能选择欠薪事件少的城市去工作,欠薪较多的城市会面临“用工荒”。浙江率先推出工资保障险,在保险机制上保障劳动者薪酬,必然吸引更多劳动者赴浙江工作,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人力资源。在讨薪过程中,保险企业对欠薪企业保持了一定的宽容,比如,为企业提供了两个月不计利息的偿还期限,以缓解企业暂时的资金压力。这有利于企业,在此期间,企业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强化生产力度,解决企业生产短期资金短缺问题,实施“自救”。
总之,工资保障险让讨薪主体由劳动者变成保险公司,维护了劳动者薪酬收益,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因此,工资保障险作为解决企业欠薪问题的创新举措,不妨大力推广。
来源:红网
作者:许卫兵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5/67/1328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