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芳
今天是2023年11月8日,第24个记者节。
此刻,无数新闻从业者仍步履不停,那些照常更新的新闻内容,一个个现场的故事,一帧帧生动的场景,就是一位位新闻工作者庆祝节日的特有方式。
近年来,随着媒体深度融合进程扎实推进,“一专多能”成为新时代全媒体记者的标配技能。新型主流媒体用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生产、传播新闻内容。
无论传播手段如何更新,冲锋并坚守在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的第一线,是记者恒久的职与责。
巴以冲突,他们赶赴战事腹地,向世界传递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精准扶贫”重要理念提出十周年,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描摹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在他们的笔与镜头下,不仅澎湃着大时代的发展脉动,也奔涌着对普通人具体而真切的关怀。
小伙从12米高的桥上一跃而下救人的身影,诠释“英雄不是生来无畏,而是选择勇敢”;抗洪抢险堤坝上,救援人员和当地群众的暖心互动令人动容。
在数字技术的快速更迭,融媒体深度发展的当下,媒体不只是传递信息的渠道和中介,记者也并非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工作者。面对日益革新的媒介技术和不断变化的新闻形态,新闻记者应如何在融媒体时代的新征程中履行好职与责,做好新时代的建设者与传播者,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切的问题所在。
走进群众生活,关注人民需求,将现实困境与政府决策有效链接,服务型全媒体的建设成为记者转型的推动力。
当前,世界之变仍在加速演进,面对时代巨变和复杂的国际传播形势,记者应坚守初心,抱有更强的定力和更大的勇气,推进国际传播内容生产链的深度重构,依托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优质内容,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呈现一个立体、全面、多彩的中国。
杭州亚运会上,通过他们的笔与镜头,全球网友共同领略“潮起亚细亚”的意蕴;聚焦共建“一带一路”,他们在一线发来的真实报道,让更多世界人民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的魅力和影响力。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无数新闻记者初心写照。怀揣相同的新闻理想,一代又一代新闻记者不忘初心、矢志前行,用双脚丈量世界,用笔触传播真相,用温情传递关怀,用理性传承发展。
对于现今的人们而言,最富有的是信息,最稀缺的也是信息,即根植事实,真实全面、深刻准确的信息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传播的本源是事实,脱离事实,新闻就无从谈起。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民众愈渴望纯粹的真相和理性。记者更需要以敏锐的洞察和专业的表达,切实履行新闻记者的“职与责”,走进人民群众,用镜头记录发展变化,用笔锋书写初心使命,凝聚社会共识,在深度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开掘出更深、更远的潜力。
专业的新闻生产逻辑好似一面让记者得以观望社会现实的镜子,通过记者的记录,“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对这些仍奔跑在新闻路上的记者说声:“节日快乐!”
来源:红网
作者:赵芳
编辑:姜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