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爷爷过世小伙请不出丧假?法律该多些人情味
2023-12-01 17:43:18 字号:

爷爷过世小伙请不出丧假?法律该多些人情味

评论之星.jpg

□高潇洒 (西安交通大学)

日前,#爷爷过世请不出丧假小伙遭亲戚埋怨#的话题引起热议。浙江网友小李因爷爷过世而无法请出丧假,在网上吐槽:“家住外地的爷爷过世,我想请丧假回去奔丧。却被单位告知: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去世不能请丧假,只能请年假或事假,没有丧假这合理吗?”,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无独有偶,2019年3月,还在处理长辈丧事的20岁小伙贾某因请假超过一天,被主管告知办理离职。(12月1日 央视网)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在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去世的情况下,可以酌情给予不超过3天的丧假。然而,对于其他亲属,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等,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是否给予丧假。在此情况下,公司有权根据自身规定决定是否给予员工丧假。在具体的实践中,哪些人属于直系亲属、应该批几天丧假的问题,这给企业留下了自由裁量的空间,使得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往往存在很多争论。

法律与情理之间的微妙张力,成了人们争议的焦点。公司拒绝给小李批丧假,从法律层面来看是完全合法的,我们应予以理解。毕竟公司需要维持正常的运营秩序,对于请假有着严格的规定。

但公司此般处理方式多少有些人情味缺失了。从情理角度来看,小伙的请求是合乎人性的,也是符合孝道文化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强调对父母的孝顺和敬爱,这种情感纽带不仅存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存在于孙子与爷爷之间。小李自幼与爷爷感情亲厚,希望亲自送别爷爷最后一程,这是他尽孝的一种方式。小李不仅仅是一个员工,更是一个有情感的人。他需要有机会去送别他的爷爷,这是对他情感的尊重,也是对他孝心的认可。

在此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法理与情理的碰撞,也看到了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大,很多背井离乡为生计拼搏的人无法在亲人过世时及时赶回家中。这种无法亲自送别亲人的遗憾,无疑是人情的淡漠和孝道文化的缺失。

一个健康的企业文化应该充满人性化、关怀型的元素,尊重员工的情感需求。企业应该以更灵活、更人道的方式处理员工的请假事宜,体现对员工的尊重和关爱。或许,公司可以考虑在特殊情况下适当放宽规定,给予员工更多的人性化假期。同时,有关法律制定主体也应在立法时充分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制定更加明确、更加人道的法律法规,例如将直系亲属范围扩大为近亲属,把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包含在内,以更好地平衡现代化与传统孝道文化之间的关系。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规定我们生活的基本框架;人情则是人类文明的柔性纽带,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有人情味。法律是刚性的,人情是柔软的,只有在法理与情理的博弈中寻找到微妙的平衡,我们才能逐渐接近现代化与传统孝道文化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实现法理与情理的和谐共存,建设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的法治社会。

来源:红网

作者:高潇洒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