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网络评论方法论 | 网络传播时代,谨记评论写作的“不变”要略
2023-12-02 14:17:34 字号:

网络评论方法论 | 网络传播时代,谨记评论写作的“不变”要略

网评方法论2.jpg

【编者按】2023“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已于今年4月1日正式启动,正面向全国征集参赛作品。为增强网络评论学习交流氛围,助力网络评论人才队伍建设,特邀请国内新闻院校专家教授撰文,继续推出“网络评论方法论”专题。

图片22.jpg

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智库专家。著有《现代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研究引论》《新闻评论通论》《重思新闻评论和评论特色教育》和《讲好真话》等多部著作。)


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工作,2001年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任教。40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新闻评论实践、教育、研究的路上。

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正在、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价值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进入网络传播时代,新闻评论的载体、用户的阅读习惯虽有所变化,但关于如何写好新闻评论,评论者仍需掌握一些“不变”的要领。借红网举办评论大赛之机,谈点实践体会,与各位新闻评论教育者和学习者一起探讨商榷。

1.新闻发现是新闻评论的基础

缤纷多彩、变化万端的新闻事实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丰富世界。注意发现、观察、收集人们司空见惯但却有评论价值的新闻事实,是做好新闻评论的第一步。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社会舆论,它力求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越大,它的价值就越大。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远不是一篇报道和评论就能奏效的,它需要新闻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人群的配合,特别是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工作部门的有效工作,而且是持续不断地坚持下去,方能达到目的。新闻评论要说服人,必须说出“事”后的“形势”和“趋势”。

比如,我在2014年参加武汉市“两会”期间,通过国内外多张照片,提出武汉市公共场合存在时钟不准,以及部分单位存在不能守时、惜时等问题与市长对话,促使武汉市政府发文,在全市开展“时间文明”活动,新华社予以报道,全国多家媒体跟进报道和开展活动。为此,我对什么是“时间文明”,它与全国人民努力实现的“中国梦”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汇报》发表了《倡导“时间文明”新理念》《追逐梦想,需要时间文明》《倡导时间文明 可以“马上有”》等评论,阐明了“时间文明”对人们行为准则的要求,并撰写相关论文,推动了“时间文明”活动的开展。

发现新闻的敏锐性,是新闻评论者应该培养和不断提升的基本素质。能否发现新闻,能否及时、准确发现有价值的好新闻,是能否生产好评论的重要前提。要当好评论员,首先要当一个好记者。

2.新闻评论要讲好故事

所谓讲好故事,就是把评论赖以存在的事实讲清楚讲明白,让它起到“事实胜于雄辩”的作用。《河北日报》刊发的《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乐凯胶卷停产、泊头火柴破产说开去》,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类评论一等奖。在这篇1600字的评论里,作者先后讲述了5个中外企业新近发生或已成历史的成败故事。这样的选择和安排并不比一篇纯粹论述的文章轻松,但是,它的作用却要大得多。

故事是对过去发生的事实或事件的回忆与讲述。在新闻评论中,我们所选择和讲述的故事,都要发挥事实论据的作用,要成为支撑观点的有力助手。故事中反映的事实是新闻评论之“本”,如何选择和讲好故事,关乎评论的深度和广度,可考虑以下几点。

选择真实的故事。其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辨别其是否符合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如果相悖而行,就一定要果断地舍弃。其二,要认真核查故事报道的出处,对于那些似是而非出处不明、把握不准的故事,不要轻易相信。

选择经典的故事。经典的故事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流传为人们所熟知,故事中的道理也为人们所接受。新闻评论中的经典故事选择可考虑以下三点:独特性(即其他场合所没有或很少见到的)、针对性(即既能反映该类事物的现状,又能促进该类事物的改变和促进它的发展)、时代性(即反映当今时代的特征和特点,能激起人们的共鸣)。

选择自己经历的故事。自己经历的事情,感受真切,论述起来也就深刻许多。当然,自己经历的事情有时也会受到个人喜好、认识的局限。所以,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防止以偏概全,更不能以私情谋取私利、泄私愤。

3.把常识讲清楚是评论的基本功

面对社会现象、新闻事件、热点问题,细究一下就会发现诸多是常识惹的祸。为此,我曾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评论:《让“常识”成为公众力量》。

常识是什么,它就是一个经过人们长期社会实践检验的,能为大众所了解和掌握的普通的、基本的知识。常识是一个常讲常新、与时俱进的老话题,但要讲好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将常识的老话题讲出新意,不仅表现在人们的思想领域,也表现在日常生活里。如“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大家都认为是常识的命题,但是细究一下,也会发现问题。什么是生命,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而蛋白质是天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它由多种氨基酸组成,是构成生物体活质的最重要部分,是生命的基础。这些专业知识为我们重新解读“生命”提供了新视角,于是,我写了一篇评论《生命在于和谐》。生命的和谐包括三要素:适宜运动、均衡营养和有效休息。自然,要把这些新的“常识”讲清楚并为大众所接受,还是要做很多功课的。这又是评论人的一项新任务。

常识是人们生命赖以存在的根基,是社会进步的规范要求。同时,又因为常识太简单,太一般,所以大家一学就会,因此很多人对其不屑一顾。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并努力实践,让常识规范我们的行动。养成习惯,这是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大事。把常识讲清楚,是新闻人特别是评论人的一项基本功。

4.新闻评论要抢、要养

“新闻评论要抢”与“新闻报道要抢”两者有不同:报道要抢的是事实,是事实中的细节和真相;而评论要抢的则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发表对该事实的观点和思想,这个观点和思想要符合该事实的整体和本质特征,特别是引用的事实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和虚假。

新闻工作者是发布新闻、传播信息的专门人员。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讲真话,道实情,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准则。在“抢时效”与“求真相”的选择中,“求真相”永远是第一位的。

此外,还应注意到,天下事瞬息万变,一个评论者不可能事事处处都在第一时间发表具有真知灼见的独到观点。此刻,想好了的可以先写,没想好的或事实还不明了的或其他不宜发表的,不妨采用延时的方法,将评论的由头或思想养起来,换一个地方或换一个时间再予发表,这就是“新闻评论要养”的原因。

新闻报道求新与新闻评论求新,强调的都是一个“快”字。而我以为,今天,我们不能一味鼓励“想到就说”,而是力求“想好了再说”,提倡“讲好真话”。2022年2月虎年新春之际,96岁高龄的方汉奇先生在收到我的《讲好真话》一书后,引用毛泽东的语录,挥毫泼墨题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方先生的题词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讲真话好,讲真话难,唯有难才需要我们大家都去努力实践。

图片1.png

“想好了再说”,它包含的是评论者的知识积累和运用、思想过程和表达,它追求的是一个“好”字。“又快又好”是一个辩证统一体,需要评论人通过长期实践,用心感悟,力求“快”,争取“好”,“快”中求“好”,“好”中求“快”。当“快”与“好”发生冲突时,追求“好”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新闻评论的本质所在,也是评论者的一种社会责任,须臾不可忘记。

5.评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人的思想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它既与所处的时代有关,也与自身的思想运动有关。真实地记录这一切,于己于人于时代都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当我们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时,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将我们的思想历程勾勒出来,保存下去,就更有价值了。同时,它也要与事实一起接受历史的检验。

历史是不容修改的,在某一时期写作的文章反映了一个人在当时形势下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思考,它既反映了写作者当时的思想和学识,也为后来者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一定的史料佐证。这对于研究作者和研究历史都是大有好处的。

反映思想历程的著作应该尊重历史,对于记录历史的新闻评论就更该谨慎从事了。人们的主观意识反映客观实际,不能保证时时事事都是正确无误的,但是,力求甄别事实真伪,争取思想反映实际,“想好了再说”,却是我们一开始从事新闻评论就需牢记于心的真理。

面对变化莫测的社会实践,评论者要在众多事实和信息中甄别真伪、衡量轻重、辨别优劣,说出他人所未言不敢言、言不好的评论,这是一个称职评论员时时记于心的行动准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时间则最终评判认知与实践的是非功过、真伪优劣。对评论作品的检验,不仅在于当下,更着眼于长远。作为评论者,我们可以常常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由此来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对帮助我们健康成长乃至成熟都是大有好处的。

来源:红网

作者:赵振宇

编辑:唐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