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娜(河北传媒学院)
12月2日,在河南卫视联名中国移动动感地带举办的“2014河南卫视星耀国风盛典”洛阳国风地带的舞台上,一位身高1米83的80后女孩蝶舞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汉服走秀节目。蝶舞在采访中说到,因为自己身材魁梧,所以上学时非常自卑,总是低着头驼着背,像个机器人。被班里男同学嘲笑:“是全校最丑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穿上汉服,一下找到感觉,发现了自己别样的美,也重拾了信心。
此话题出现后,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表示,“世界上应该有不同类型的美” “我们审美应该是多元化的” “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的独特”,等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审美逐渐变得畸形。许多女孩子认为瘦的身材才是美的、理想的,渐渐地,“以瘦为美”成了社会审美主流,这也使许多人理所应当的认为瘦是一个漂亮女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他们将瘦和美联系在一起,认为不瘦就是不美。这种思想的畸形加剧了女性的焦虑,使得一些女生变得自卑。
可是,真正的美是应该被定义的吗?自古以来,我国不乏各式各样的审美倾向。在古代,“胖”是富贵和健康的象征,被视为美丽的表现。有诗经记载,在2700多年前春秋时期,魏庄公娶了一个大胖媳妇,书中是这么说的:“硕人,齐衣锦囧衣,齐侯之子,魏侯之妻”,硕人其实就是形容这个姑娘又高又胖,是个美女。尤其是盛唐,以丰腴为美,其讲究的是珠圆玉润,身体的线条大多流畅柔和。这种天然美是一个人身上特有的魅力,不应该成为被攻击的理由。
世界上本就有不同类型的美,不管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也不管是可爱的、性感的、成熟的,温柔的,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女性的美也该是千姿百态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地探索自己,获得更多对自己的认知,拥抱天然的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雕刻自己。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人都是美丽的化身。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抛去这些对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的胖瘦高矮的刻板印象,去挖掘真正的美。老子曾经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圣贤由是说,可以见得美恶更是价值观世界观的具体表现。像我们社会中那些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他们每天清理道路上的垃圾,保持街道干净,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早出晚归,不畏寒暑,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让城市更加美丽,他们的美是无私的美,是奉献的美。
还有头戴皇冠、身穿洛丽塔,却留着寸头造型的50岁上海阿姨,此前,她因为生病服用了激素类药物而变胖,在偶然的一次逛街中,她试穿了一件洛丽塔,觉得很好看也很适合,从此就爱上了这种风格。在采访中,主持人问:“有没有人说穿这样的衣服和你不搭?”她却自信地说,就算别人说不搭,只要她自己觉得好看就这么穿。阿姨的美是自信的美,是与病魔抗争后坚强的美。所以沉淀下来的美并没有什么标准,只是向心生,与君共勉。
所以美从来不应该被定义,万般皆是美,都曾入木三分。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景娜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