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贵
1月11日,《航班因闹事被取消,乘客拟起诉航司》消息上热搜,引发关注和热议。
争议焦点在于航班取消原因及善后:乘客认为,航班是因乘客闹事才导致飞机在延误两小时后错过黄金起飞时间,最终致使航班取消;而航司方面则坚持认为是“天气原因”,且航班取消后给出处理方案是免费改签其他航班,或整机改到第二天10点半起飞,“要不就补贴200元交通费用”。
乘客与航司是平等民事主体,乘客一旦购买成功航司某航班机票,就相当于双方订立了合同契约关系,由此形成双方权利义务,自始受到相关民事法律法规约束和调整。当履约中双方产生纠纷并协商无果时,就应拿起法律武器为己方维权。由于飞机在飞行时空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交通工具的特殊性,乘客与航司之间因晚点或取消航班等矛盾导致纠纷在所难免,当纠纷解决不了时,寻求司法维权救济,无疑是最后渠道,也是理性渠道。
乘客们表示,因航班取消,他们损失了后续的酒店、旅行团、门票、车票费用,甚至有乘客错过一年一次的考试等,航司至今都没有额外提出任何补贴或补偿。事发后,飞机上100余位乘客建立“飞机延误”群,共同跟进事情处理进展,但事发后十余日,航司方面依旧未有回应,坚称航班取消是因“天气原因”。也就是说,双方各执一词,需要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相对于过往发生类似纠纷时,时闻有乘客选择“罢机”“闹场”等非理性行为,本次乘客选择法律途径讨要说法,显然是值得肯定的理性维权。有记者从“飞机延误”群内获悉,目前已有乘客准备“集体诉讼起诉状”,召集其他旅客共同起诉航司。原告希望对方提供赔偿,并对航班取消公开说明情况并道歉。当然,最终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还要由事实和法律说了算。
对航司方面而言,被旅客集体起诉并非坏事。无论最终是否对簿公堂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